今日,天貓超市事業群宣布將升級商業模式,從以“代銷”為主的模式,轉變為“代銷”和“采銷”并行的模式,這就意味這天貓超市開始自營了。 所謂“代銷”和“采銷”,最主要的區別是貨物所有權的問題。 在“代銷”模式中,商品的所有權歸屬廠家或品牌方,天貓超市其代為銷售商品,雙方事先明確代銷商品的名稱、數量、單價以及傭金等內容;而“采銷”模式,則是天貓從品牌商手中購買商品,再轉賣給消費者,商家只需要給天貓供貨,商品的所有權歸天貓超市。 11月21日,阿里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成立天貓超市事業群,整合原有天貓超市和淘鮮達業務,并和阿里大生態內的大賣場、超市等合作伙伴緊密合作,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新零售模式。天貓超市事業群總裁李永和表示,采用代銷和采銷并行的方式是應廣大品牌方和商家的要求,作出的服務能力提升。今后,品牌方和商家可選擇適合自己的合作方式。此外,天貓超市還承諾2019年傭金仍保持基本不變。 對于超市主營的生鮮日雜品類來說,由于消費頻次高,單價低,且品種繁多,代銷模式一來需要廠商或品牌具備線上運營能力,另一方面也不便于整個超市不同品牌之間的產品進行組合營銷。因此對于線上超市來說,采銷直營模式可以降低品牌廠商的線上運營成本,還可以進行嚴格的品控、倉儲、物流、營銷等管理,保障商品品質。 據國際食品與消費品行業研究培訓機構IGD研究顯示,到2020年,中國線上超市市場總體市值將達到約1800億美元,而目前超市百貨的線上滲透率不足7%,說明其間仍存在著巨大的增長潛力。 對于在線商超而言,競爭主要是圍繞商品品類、價格以及物流展開。商超快消品多為即時性消費,顧客的需求是即買即得。以目前線上超市的競爭態勢,已經形成了天貓與京東的對立局面,雙方在品牌與產品能力已經毋庸置疑,此前唯一的差別在模式上。阿里此前主要是做開放平臺,自己不參與商品的采購也不自建物流,雖然已經意識到了物流對于電商用戶體驗的重要性開始瘋狂建立菜鳥倉庫,基本滿足一線城市的“211”送貨,但是短期內無法在全國完全鋪開;而京東主要做自營,從源頭上把控商品品類與品質,并且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并在全國建立了龐大的電商型物流體系,從而在商品品質和送貨速度上有了很好的保障。 生鮮品類作為超市的流量抓手也成為天貓和京東的必爭之地。12月24日,阿里宣布貓超生鮮的運營權從易果轉至盒馬手中,由盒馬來整合天貓超市與淘鮮達的線上線下業務。而京東則將生鮮事業部和7FRESH合并做生鮮自營,京東到家包括沃爾瑪、永輝在內的線下超市合作做即時配送平臺。 線上超市業務這塊骨頭雖然硬,但超市業務品類普遍具有復購率高的特性,這成為增加電商平臺消費黏性的絕佳選擇。在這場商超戰爭中,天貓和京東都勢在必得。雙方的競爭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只是模式上已經開始趨同,戰場變成了全渠道、全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