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鑼水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前身是金鑼集團環保事業部。作為專業化新星水務企業,公司集技術開發、排水給水工程總承包和BOT建設運營為一體,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產品和技術體系,涵蓋給水、生活污水、高濃度有機廢水和黑臭水體處理四大領域,廣泛適用于黑臭水體治理、市政生活污水處理、有機工業污水處理、中水回用以及自來水深度處理等方面。 當前,隨著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的推進,紀檢監察機關“出鏡”頻率越來越高。梳理最近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通報的一系列典型案例,其中“涉水”問題尤為突出。 山東濰坊投資4700萬元對圍灘河“撒藥治污”、貴州貴陽市開陽縣投資984.7萬元在洋水河末段、大塘口監測斷面前建設絮凝除磷設施,每年約投入2600萬元運行費用,直接添加絮凝劑以期降低洋水河進入烏江干流前的總磷濃度……綠水青山是一種美好的愿景,科學方案、科學推進尤為重要。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稱,“這么多治污資金打了水漂,確實太可惜。而更令人痛心的是,如此治水并非個案,這不僅導致資金浪費,不科學的治理方式還會對河流生態帶來負面影響,甚至嚴重拖累整個治污進程”。 一些城市是“打折扣”治理黑臭水體,成為負面典型被通報;還有一些城市綜合施策、科學治污,入圍國家首批20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獲得國家6億元的補助資金。金鑼水務所在的臨沂市在答辯中介紹,“在水污染治理過程中,我市充分利用金鑼凈水設備探索出‘小型污水處理+河流+濕地’具有臨沂特色的城郊地區污水治理模式。這解決了城鄉結合部管網不完善造成的污水直排現象,以及農村社區及偏遠地區的污水處理難題,是可推廣、可復制的污水治理模式。” 科學的方案讓臨沂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更從容、更自信。柳青河黑臭水質的改善消除就是一個體現。金鑼水務立足柳青河實際,確定了“治理點源、凈化支流、控制面源、全時監控”的全流域治理新方案。 在農村生活污水出村入河等點源處,安裝150噸、300噸不等的金鑼凈水系統,從源頭上確保污水“零直排”;針對細小支流小污染源多、收集難、污染物濃度和水量不穩定等情況,在部分納污支流上,安裝1000至1萬噸等不同型號的凈水系統,污水被深度凈化后,再作為生態補水匯入主河道內。在整個園區面源上,充分利用日處理量4萬噸的柳青河污水處理廠和1.1萬畝荷塘濕地,進一步凈化處理污水和初期雨水,作為最大的生態補水源流入柳青河主河道。 水污染防治需要各種工程支撐,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會。金鑼水務將搶抓機遇、實事求是,堅決杜絕“‘治理走捷徑’,驗收后水質‘回到從前’”的現象,提供更科學更高效的“金鑼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