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四十載歲月,四十年恢弘,記錄了中國各行各業經歷的巨變,書寫了氣象萬千的新篇章。12月6日,在第一財經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系列節目《40 and 40》專訪中,iTutorGroup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楊正大博士作為中國在線教育的開拓者,與觀眾們分享了他在新時代里深耕教育、不斷創新的創業歷程。 對于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變化,楊正大深有感觸。他認為,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高考恢復,恢復高考之后國內的父母更加重視孩子的教育,才有今天繁榮的教育事業。沒有改革開放就不會有1994年中國實現與國際互聯網的全功能連接,就不會成就今天的在線教育行業。 真人互動,引領在線教育新機遇 20年前,從美國UCLA獲得化學博士學位的楊正大正在東京大學任教,面對席卷全球的互聯網浪潮,他堅信教育的本質在于互動,而在線教育終將給教育插上翅膀,因此他縱身一躍,扎進了互聯網教育的大潮中,也自此開辟了中國在線教育的新天地。 二十年來,他第一個拋棄E-learning,創造性地推出真人在線互動教學模式,讓學生和老師可以實時互動;他第一個打破國界,引進外籍教師,讓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享受國際化教育;他打造了教育領域第一個“共享經濟”平臺,通過互聯網將全球優質教學資源提供給需求方,并于2015年成就了全球首個在線教育獨角獸企業。 作為行業開創者,他帶領iTutorGroup一路創新,引領在線教育從無到有走向興盛,因而被媒體稱為“中國在線教育教父”。 如今,遍及全球 135個國家和地區的1.8 億用戶通過他創辦的TutorABC、 vipJr等在線學習平臺學習英語、數學、編程、語文等各類課程,實現了師資全球化,教育無國界。 以AI顛覆教育,實現教育公平 近年來,iTutorGroup開創的真人在線教育模式吸引了無數行業效仿者,資本紛紛涌入,在線教育市場迎來井噴式發展。然而當大家都在比拼誰融資快、誰的明星代言人最亮眼時,楊正大卻出人意料地在今年8月,邀請第一個機器人公民索菲亞成為iTutorGroup的AI老師。 對此,他表示:“索菲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象征,它代表著未來。我個人堅信,未來AI在教育上面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雖然AI不能取代老師,但AI必將顛覆教育,不用AI的老師一定會被淘汰!”在楊正大看來,教師教書育人的工作有兩部分,一部分是“教”,是傳遞知識的部分,這一部分AI將比真人做得更好;第二個是“育”的部分,教師要去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和領導力,甚至教人如何去愛,讓他去探索未知。教師使用AI的一大目的是將自己從繁復的“教”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去從事更重要的“育”的工作。 楊正大還指出,AI的運用將更有助于實現教育的公平發展。過去的教育是基于工業時代而設計的,更像是生產線、流水線,比如所有三年級學生學的內容都一模一樣,它的顆粒非常大,人被迫要被分類,有前段班、中段班和后段班,這些對于學生都是不公平的。教育應該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線上教育通過運用大數據,可以把每一個人的本質、學能、興趣等進行記錄分析,從而設計“一人一類,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教學安排。 事實上,iTutorGroup是全世界最早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在線教育企業之一,其自主研發的DCGS動態課程生成系統,早在2005年的時候就已經獲得了獨家專利。 該系統針對過去累積的上億人次學習進程進行了個性化分析,標注出不同屬性的標簽。通過多達128個標簽,系統能自動根據學員的興趣、愛好、背景、能力等進行量身的課程定制,并且在每一堂課中都為其精準匹配出最合適的老師、教材與同學。同時,系統還會根據學員所學的課程與方案進行適時地調整,徹底達成個性化教育方案。 今年4月iTutorGroup引入人臉識別技術,同時將老師學生上課時的面部表情納入了監測采集的范圍里,通過進行兩者情緒因子的分析,更深層次挖掘老師授課與學生上課的互動體驗。課后數據被反饋回DCGS系統,并通過學員的評測來收集學習所得到的數據,進一步提升DCGS的精準度,使其更好地提供個性化且即時化的學習服務。 在外人看來,楊正大似乎總是背大勢而行,卻每次都引領了未來。或許是因為他一直都在追求革新,卻始終不變教育的初心。他用不斷迭代的新方式傳遞教育的力量,從而改變人們的內心。正如《40 and 40》節目總導演戴劉菲在采訪手記里所說,楊正大想做的,也許是在教育行業里,以“革新”,謀“革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