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款智能手寫本走紅,在小米有品上線眾籌十天時間就超過300萬元。可見,36記團隊打造的“36記”智能手寫本,得到了市場及消費者的充分認可。 那么,這款能夠實時傳輸紙上軌跡,實現數字化管理筆記的手寫本,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在“36記”創始人、前“小米人”郭迪凌的心中,還有哪些情懷與愿景呢? 以下這篇專訪將帶領各位走進36記創始人郭迪凌的內心世界,探尋“36記”的故事。 (圖片來源:36記智能手寫本官方微博) 靈感源于為孩子減負 問:首先祝賀“36記”智能手寫本取得優異的眾籌成績。也許有眾多用戶好奇,是什么契機讓您產生了打造智能手寫本的想法? 郭迪凌:其實,最初的創意和靈感來源于為孩子減負。之前在小米上班,工作較為繁忙,每當深夜回家時,孩子已經熟睡。為了增加與孩子的交流時間,我特意選擇每天早上送孩子去學校,每次也是我幫孩子拎著書包送到學校門口,雖然路上只有不到500米,但我最深的感受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書包也越來越沉重,課業負擔也越來越重。如今,互聯網其實已經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人工智能也迅速發展。但為什么孩子的書包一直沒有變化?我們能為孩子做點什么?如何“減負”?我就想,如果能夠將孩子的課本、作業、文具等都集中到一個平板電腦里,實現讀寫功能,豈不是書包就會輕很多?如果寫的文字、圖畫還能被計算機識別,那就完全可以實現在人工智能輔助下,因材施教一對一輔導。想到就行動,為了實現這個想法,為了減輕更多孩子的學習負擔,跟合伙人思想碰撞過后,我們決定做些有意義的探索。 為忠于傳統紙張手寫的情懷黨服務 問:在眾多用戶看來,“36”記不過就是一款普通手繪板,與其他市面上的智能手寫本沒有太大區別,對此您怎么看呢? 郭迪凌:長期以來,用手寫工具產生的信息無法直接數字化,海量的手寫信息無法被電腦有效識別,更別談數字化管理,這些信息成了數據孤島,無法進入真正的“互聯網”。我們的愿景在于, 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搭起一座傳統手寫數據數字化的橋梁。 “36記”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能將用戶手寫在普通紙張上的內容,忠實記錄下來并傳輸到云端,進行數字化管理,并且能夠精準地識別手寫內容、配有不限量的云端存儲空間,用戶還能夠實現自由社交分享。可以說,這是一款普通手繪板的升級、升級再升級版本的產品。 另外,對于“36記”的獨特優勢,我想從兩個方面來講:第一,從產品上來說,我們吸取了很多手機的成熟經驗,目前我們推出的是紙筆方案,未來還會有液晶顯示的方案,會有電子墨水屏的方案;第二,從理念上來說,我們選擇市場教育成本最低,也最適合初創公司的紙筆方案,不改變大家的書寫習慣,同時價格能夠做到很低,讓這一類的產品可以快速被用戶接受,并且獲得比較大的銷售量,從而把我們的機器學習的體系可以建立起來。 問:“36記”的定位是C端產品,這樣一款產品能給用戶帶來哪些便利,主要針對哪些用戶群體呢? 郭迪凌:首先,“36記”智能筆記本不僅僅是一個C端產品,而是面向親子教育、商務旅行、手繪創意、書法繪畫等B端、C端用戶和人群,幫助這部分用戶實現“我手寫我心,我心隨我意”的愿望。 如今,已經有在線教育機構和我們達成了采購意向,他們只需要我們的實時模式,讓學生手寫的內容能夠呈現給互聯網另一端的老師或者是電腦輔助閱卷。在未來,我們的產品將不僅是一個工作學習的效率工具,同時又更一個有意思好玩的娛樂平臺。 總的來說,我們的目標用戶群是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年輕人。我認為,這款產品能夠得到習慣手寫記錄的用戶的青睞,比如需要記錄學習筆記的學生、需要進行手繪創作的畫家、需要手繪設計稿的設計師、需要隨手進行記錄備忘的白領一族,以及眾多具有手寫情懷的用戶。 問:公開資料顯示,“36記”最初的定位是硬件服務,現在卻變成了軟件為主,硬件為輔的運營方式,為什么會有這種轉變? 郭迪凌:創業的過程也是一個探索和認識的過程。前面談到,我們的靈感源于為孩子減負,懷著一顆初心想把書包作業文具裝進平板。 怎么樣來實現呢?單純的硬件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很多的軟件和互聯網服務。那么怎樣把手寫和軟件,互聯網服務這些在我們的硬件平臺上很好的結合起來?我們后來逐步認識到一定要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機器學習算法,通過算法來不斷的提升識別效果,并且最終實現千人千面的識別效果。就人工智能的門檻而言,一是有足夠多的用戶,二是有足夠多的高頻的數據提供,三是有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因此,我們選擇從現象級的垂直產品入手,單點突破。 源于小米,以高于對手的打法領先市場 問:您之前在小米工作,取得了不錯的工作成績。如今卻轉向創業,是受到了哪些影響呢?在您看來,之前的個人工作經歷,對進入智能手寫這個領域有什么幫助嗎? 郭迪凌:小米的平臺和工作經歷讓我眼界開闊,且學習到了較為系統的商業模式。我創業的動機除了對智能手寫領域的藍海市場非常期待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來自于我哥哥郭迪龍的影響。 郭迪龍目前擔任中科院力學所副研究員,為我國高鐵領域知名專家,和諧號就有他的功勞。我國目前高速鐵路迅猛發展,為人們的日常出行帶來了便利,也極大提升了社會交通運輸效率。但我哥郭迪龍仍然在繼續研究,通過對高速列車的動模型平臺進行改造,使它能夠達到時速600公里,期待中國高鐵跑出創新速度,進一步提升運輸效率,方便人們的生活。 向哥哥學習,我也立志通過科技創新,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提升效率。我和創業團隊骨干成員,都認為智能手寫領域將是一片“藍海市場”,并且極具社會意義,是一個很好的創業方向。 問:在您看來,“36記”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郭迪凌:盤點目前市場上的競品,大都處于信息孤島狀態,很少有互聯網化、智能化的產品,而且價格較高,純粹是一種賣硬件的思路和打法。區別于競品,“36記”是一個硬件+軟件+互聯網服務的產品,通過更親民的價格,以優秀的軟件體驗留住客戶,通過互聯網增值服務來獲取利潤。 我們認為,核心競爭力就是你的理念,你的打法,你比競爭對手高一個維度,你對競爭對手的優勢就是碾壓式的。另外,從更深的層次來看,智能筆記并不是一個細小的領域。你看誰不寫字呢?我們都是從寫字開始的。手寫內容不僅僅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商機。只是手寫信息無法被電腦有效辨識,人們才轉移到鍵盤上來。如果手寫的信息也能夠數字化,那么手寫產生的數據就不再是一個數據孤島,就能夠進入到互聯網世界。現在人工智能已經有比較成熟的算法,通過不斷的訓練,手寫體的計算機識別一定可以取的很大的突破性進展。這也是我們公司未來的核心價值所在。 開創“紙筆創作”社交新時代 問:在用戶體驗方面,“36記”還有哪些期待?另外,“36記”有著怎樣的發展愿景? 郭迪凌:我們希望,用戶在使用了我們的產品之后,能夠更加高效地工作與學習。 在硬件方面,“36記”完美體現了紙筆與科技結合之美,配備專用的手寫筆和電磁板,實現實時、高速、無損地信息傳輸。這種技術的優勢在于,用戶不需要夠買所謂的“特種紙”,這就讓用戶以極低的耗材成本,就能獲得真實紙筆書寫數字化的良好體驗! 在軟件方面,目前只有我們公司把軟件開發作為重點投入方向。如果說我們的硬件是用戶交友的載體,那么軟件則是用戶交流的平臺。未來,我們的目標是將所有的手寫場景都攻克下來,快速在這一塊市場占領高地! 我們同時也在打造一個“紙筆創作”社交平臺,開創“紙筆創作”社交新時代,為手創發燒友搭建一個交流論壇!在我們的構想中,用戶能夠在這個社區論壇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發現自己喜歡的作品,感受彼此的多彩生活,從而創作出更優秀的作品。我們堅信,“36記”完全可以打開紙筆創作社交的新方向。就目前來看,我們已經占得市場先機,未來,我們將不忘初心,依舊保持科技創新的熱情,優化用戶體驗,提升用戶滿意度,向目標不斷前進,讓夢想的陽光照進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