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美麗中國實踐團暑期三下鄉陽光助殘活動 筑夢 “其實,我真的想出去走走。因為,這30年來,我基本沒出去過,連家鄉奉節城里的白帝城,都由于腿腳不便,從未去過……”這是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美麗中國實踐團的志愿者們采集殘疾人心愿卡時,家住竹園鎮55歲的范明輝許下的心愿。 沒錯,在這個暑期,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美麗中國實踐團的14名志愿者來到了奉節,開展“助殘圓夢”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活動,走訪當地殘疾人家庭,為永樂養護中心的幾百個殘疾人送去關懷和慰問,記錄他們的故事,搜集他們的心愿,體會他們的人生。一路走來,志愿者看到了太多不幸的人,有智力殘疾,身體殘疾,心靈殘疾。當然,愿望也讓人會讓大家鼻子一酸,心情沉重。有肢體殘疾的大媽許愿“我想站起來……”,有腦癱少年許愿“我想有份工作養活自己……”有先天殘疾的大姐許愿“我希望旅游景區能夠有輪椅棧道……”有聾啞小朋友許愿“我想唱美麗動聽的歌……”,有盲人伯伯許愿“一直想看看這個美麗的世界和我的家鄉……” ![]() 圓夢 聽到這些愿望,志愿者們悄悄抹眼淚。因為,原本的活動目的是收集殘疾人心愿,能幫助完成的,我們將努力助其圓夢,不能完成的,我們將會把心愿反饋給對接聯絡的愛心企業,助其圓夢,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換取殘疾群體臉上的笑容。而真正調研了以后,才發現,太多的心酸,太多的無能為力,太多的愿望無從下手。于是,當我們聽到范明輝的心愿時,當即決定,背著輪椅上的他,圓旅游夢! 做通了范明輝和其妻子的工作,打消了他們的擔憂和顧慮后,志愿者們便背著他啟程了。從他們居住的竹園的廉租房出發,走過鄉間小路,乘坐班車進城,轉車到白帝城,志愿者背上是百感交集的范明輝,心中是沉甸甸的愛與責任。 ![]() 志愿者們抬著沉甸甸的輪椅,喊著充滿氣勢的號子,爬著長長的階梯,路途艱辛不已,范輝明多次說要放棄上山,因為他害怕麻煩別人,但是志愿者們不斷的安撫他,用本地歌謠給他傳遞信心,用專業的導游詞講解景區的每個景點和歷史文化,讓他有勇氣走下去。旅程中,承載著我們誠摯的心,也承載著范輝明發自內心的感恩,一路有歡聲笑語,有心酸無奈,有感激和淚水,我們各自懷揣復雜的心情,走完了這段充滿意義的道路。我們依然記得奉節電視臺采訪范輝明的時刻,他的眼中熱淚盈眶,飽含深情的說道:“我要記住每一個幫助我完成心愿的志愿者的姓名,牢牢的,一輩子!”那是完成心愿的喜悅,是得到關愛的感動,是觸碰溫暖的激情,他發自內心的感謝讓我們覺得我們的志愿活動意義非凡,我們的汗水重新燃起他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 殘缺的人生也能擁有完整的夢想,旅程結束后,范輝明緊握著志愿者們雙手,紅紅的眼睛讓人心疼,他努力的想把淚水“蒸干”。志愿者和他交流時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語都凝聚著一份愛,一份情。無論世界多么灰暗,志愿者們的責任與使命從未停止過,那就是,緊握彼此的雙手,用自己的愛,承載著殘疾人夢想勇往直前。 延夢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愛的奉獻》唱遍祖國大江南北,也唱進了志愿者的心里。我們呼吁:社會上每個人都能做志愿者,做公益,讓我們的國家充滿愛,充滿希望,圓殘疾人的夢,圓自己的夢,圓我們偉大的中國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