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中國電信在央企當中帶了一個好頭”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郝鵬調研中國電信在四川的扶貧工作后,曾給予如此評價。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中國電信直接幫助2.3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安排產業扶貧項目1700余個,架起了企地共同發展的橋梁,極大促進了貧困地區民生改善。 在日前召開的中央企業暨19個援疆省市國有企業產業援疆助力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上,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楊杰作了題為《勇當信息扶貧主力軍助力打好脫貧攻堅戰 全力服務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發言,匯報了中國電信產業援疆助力脫貧攻堅工作情況。下一步,中國電信將在產業援疆脫貧攻堅中重點推進“加大投入力度、加固安全防線、加強信息化應用、加快定點脫貧攻堅”四方面重點工作。 近年來,中國電信各省公司接應地方政府脫貧攻堅任務,整合各類資源,加大幫扶力度,扶貧工作惠及全國684個貧困縣、1654個貧困鄉、8193個貧困村、10.23萬貧困人口。中國電信助力脫貧攻堅的責任與擔當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百姓的贊揚。 馳而不息抓扶貧 真誠赤誠為民生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黨組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加強組織領導,科學周密謀劃,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擔當意識,統籌整合各方面資源與力量全力參與脫貧攻堅。 中國電信從2002年先后承接了四川鹽源縣、木里縣,新疆疏附縣,廣西田林縣4個定點扶貧縣和西藏邊壩縣、青海久治縣2個對口支援縣幫扶任務,每年集中優勢資源向六個貧困縣直接投入專項資金、派駐掛職干部、打造示范項目、推進精準扶貧。 集團公司調整設立了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網絡扶貧、信息化扶貧、智力扶貧、公益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有機結合、互為支撐的多條線扶貧工作體系,建立了貫穿集團、省、地市、縣、扶貧點的“大扶貧”工作機制。2018年以來,共組織召開扶貧領導小組會議5次,專題研究、部署、落實脫貧攻堅工作。 集團公司定期組織黨組中心組學習,傳達學習中央扶貧開發有關文件、會議精神,深入脫貧攻堅重點省份、深度貧困縣調研,與當地政府攜手推動脫貧攻堅工作。楊杰董事長兩次前往新疆調研扶貧工作。柯瑞文副書記、高同慶副總經理、劉桂清副總經理也分別前往廣西、西藏、新疆等地調研指導幫扶工作。各級公司積極履行扶貧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主要領導親自上陣,部署落實地方黨委、政府扶貧工作任務,推動落實集團公司扶貧工作計劃。 馳而不息抓扶貧,真誠赤誠為民生。中國電信始終把做好脫貧攻堅工作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統籌各方面資源、力量,發揮信息化建設主力軍作用和全程全網優勢,系統推進網絡扶貧、信息化扶貧、資金扶貧、智力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彰顯央企扶貧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 在四川鹽源縣、木里縣,中國電信于2017年實現63個鄉鎮全部通光纖寬帶和4G,新建益農信息社157個,累計為木里縣西秋鄉村民銷售羊肚菌100余萬元。2017年底,集團定點的泡兒灣村和四川省公司定點的大灣子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脫貧。 在新疆疏附縣,中國電信于2016年實現了全縣861個村民小組全部通光纜,利用中國電信“天虎云商”“田園歡購”網絡平臺,聯系農產品龍頭企業開設疏附縣特色農產品專館,進行農產品推介,采用“合作社+示范戶”的形式發展特色農業,協助組建合作社,打造出“造血式”的扶貧環境。 在廣西田林縣,中國電信實施“基礎設施+產業幫扶+益農信息社”三位一體的整村脫貧摘帽協作項目,重點扶持種植芒果、養殖家畜等產業發展,不斷增強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幫扶多個貧困村實現脫貧摘帽,田林縣貧困發生率已由2015年底的23.6%降到2017年底的15.5%。 在西藏昌都邊壩縣,中國電信實施“一個門戶”“兩個中心”“三個平臺”“十大項目”的智慧昌都建設,搭建電商平臺,幫助擴大昌都特色農產品市場,為邊壩縣乃至昌都市農畜產品上電商平臺創造條件。 在青海久治縣,中國電信投入869萬元,用于通信基礎網絡建設,截至目前,久治縣易地搬遷安置點的通信網絡覆蓋率達到80%,寬帶接入能力達到100M。 資源投入有保證 基礎設施建得實 在險峻的懸崖山路上,中國電信員工人背肩扛,將大量的通信設備運上山,克服重重困難,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奮力施工……2016年12月底,中國電信提前實現了四川“懸崖村”電信網絡的開通。 信息基礎設施是貧困地區脫貧的重要保障,中國電信夯實、推進全國網絡扶貧工作。在前三批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中,中國電信已完成5萬個行政村通光建設,完成率94%,農村通信得到了極大改善。在2018年10月前,中國電信將提前完成前三批行政村全部通光任務。重點提升深度貧困地區網絡覆蓋,至年末實現光寬和4G總體“雙75%”覆蓋。 2017年,中國電信在“三區三州” (“三區”是指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川省藏區,“三州”是指甘肅的臨夏州、四川的涼山州和云南的怒江州,他們是國家層面的深度貧困地區)完成網絡建設投資24.6億元,在六個集團定點對口縣安排投資近8000萬元,鞏固和提升了深度貧困地區和六個縣基礎通信服務能力。 為讓貧困地區百姓享受到“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中國電信在“提速降費”的基礎上,出臺對全國334個深度貧困縣的資費優惠政策,面向農村和流動人口聚集區域提供低門檻寬帶服務。針對集團定點對口縣建檔立卡貧困戶,推出專屬資費優惠,實現精準幫扶。在四川鹽源縣、木里縣和新疆疏附縣、廣西田林縣,中國電信還組織了美麗鄉村卡、建檔立卡戶寬帶優惠、不限量套餐資費減半等特色優惠活動。 “十三五”以來,中國電信累計投入扶貧專項資金1.5億元,為貧困縣修繕醫院、學校、道路、飲水工程等民生基礎設施,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開展農牧養殖、電商銷售、技能培訓等脫貧致富工程。近幾年全集團每年投入資金都在5000萬元以上,其中約80%都用于扶貧支出。 信息服務惠農村 助力扶貧更精準 讓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一場攻堅戰。“扶持誰?”“怎么扶?”“效果如何?”這三個問題在精準扶貧中至關重要。精準管理、精準指揮、精準考核、精準幫扶——中國電信的大數據能力,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目前,中國電信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已累計簽約服務10省86市734個縣,其中包括12個“三區三州”縣,惠及3400余萬貧困人口。在2016年全國精準扶貧現場會期間,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汪洋來到甘肅康樂縣上灣鄉馬巴村調研,通過中國電信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平臺查看了該村貧困戶的基本信息,以及富民產業、低保政策和危房改造等幫扶措施的落實,對大數據管理平臺給予充分肯定。 多年來,中國電信充分發揮信息化能力優勢,帶動社會扶貧、精準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在社會扶貧方面,支撐國務院扶貧辦做好中國社會扶貧網,創新社會扶貧參與機制,通過“互聯網+社會扶貧”模式,形成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2017年,中國電信共通過中國社會扶貧網平臺向深度貧困地區貧困戶贈送免費流量包500萬份,打通社會扶貧的信息通道。 在精準扶貧方面,中國電信認真落實與國務院扶貧辦簽署的精準扶貧行動推進合作協議,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建設全國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實現扶貧開發全過程動態化管理,為貧困戶脫貧、基層干部工作、行業部門施策、政府考核提供了實時的信息化支撐。 在產業扶貧方面,中國電信完善益農平臺建設及應用,益農平臺“農技寶”已覆蓋全國31省、1804個縣,農民通過平臺與農技專家互動2.8億多次;“益農服務”信息進村入戶平臺已覆蓋18個省、579個區縣,平臺上線“益農社”6.5萬家,累計服務農民1.06億次。 在教育扶貧方面,中國電信與中組部合作開展農村黨員遠程教育,建立了40余萬個黨員遠程教育站點,方便農村黨員學習時政和黨建經驗;支撐名師名校網絡課堂建設,將發達地區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到邊遠地區。 社會責任勇擔當 公益救助暖人心 大骨節病是西藏邊壩縣的主要地方病之一,嚴重危害著病區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針對邊壩縣大骨節病高發的特點及貧困家庭學生上不起大學的情況,中國電信分別于2003年和2011年動員廣大員工發起愛心救助“一元基金”,主要用于邊壩縣“大骨節病換糧”計劃、大學生學費支助等。十六年來,累計捐贈大米3100噸,目前,邊壩15歲以下青少年的大骨節病幾近絕跡,中國電信此舉得到了全國總工會、中國疾病預防中心的充分肯定。 中國電信以手機終端為載體,組織發起以“為更多孩子圓夢”為公益主題的“心系天下公益基金”,面向貧困青少年開展助學興教公益項目。十年來,中國電信陸續聯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北京成龍慈善基金會等社會公益組織團體,累積捐款800余萬元、募集合作伙伴及社會公眾善款400余萬元,捐助“希望工程”“母親水窖”“白內障愛之光”“云南四川賑災救援”“綠色夢中國夢”等公益行動,在安徽金寨、湖北利川捐建2所希望小學,在河南光山、寧夏彭陽、廣東五華、貴州篤山建設4所希望工程心系天下夢想足球操場,并計劃在山西、甘肅、黑龍江、湖北、陜西、云南捐建10所“心系天下三星智能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