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裝行業,提到林知譽,可謂無人不知,這位赫赫有名的80后絲綢新二代,頭頂眾多令人羨慕的光環,林知譽卻踏踏實實,帶領達利集團在新經濟道路上不斷探索新道路,讓這個已經有40余年發展歷程的企業愈發光芒四射。 好的文化是企業發展的持久動力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現在不少企業和品牌經不起時間和行業的考驗而被淘汰,達利集團卻能在行業中保持40余年長久發展,林知譽這位80后達利集團掌門人,有一套獨具特色的企業管理之道。 林知譽認為,好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持久動力,達利集團成功的核心在于不斷追求卓越的企業文化,不管是管理層還是一線員工,首先讓他們明白企業文化的重要性,切身感受到企業文化對整個企業的影響。其次,重視團隊建設,林知譽帶領下的達利集團重視每一位員工的發展,經常會組織一些團建活動,讓他們能感受到家一樣的溫暖和踏實。在這種企業文化的熏陶下,員工們相信企業的競爭優勢,也愿意為企業發展竭忠盡智。據了解,很多員工在達利集團已經工作20余年。 成功的道路從來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會一帆風順。林知譽特別提到,想要成功,必須要堅持不懈。很多企業他們也有做過品牌,但是后來的發展沒有成功,有時候做品牌不是因為這個品牌做得不好,或者說是這個產品有問題,而是他們在面對發展過程的困難或機制時,他們選擇了放棄,雖然堅持的過程很痛苦,但是總有守到云開見月明的那天。 除此之外,企業要常懷憂患意識,做到未雨綢繆。林知譽的達利集團有很強的危機感,“每年公司都會未雨綢繆,提前預計如果今年遇到重大問題時如何處理,所以往往我們的行動是比別人快很多的,不是發生危機才行動,而是在危機之前就預計到了?!绷种u說,在面對很多的經濟危機的時候,就會有大的行動。比如,1997年的金融風暴,2003年的SARS,2008年的金融海嘯,都能夠在此之前做好鋪石。 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才能贏得更多尊重 企業的發展壯大得益于良好的社會環境,只有飲水思源,反哺社會,才能真正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才能實現社會、企業、個人的共榮共贏。林知譽領導下的達利集團也深諳,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才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為此,達利集團在堅持公益的道路上從不停歇。 公司還特別成立了達利集團慈善基金會。自1992年成立至今,達利慈善基金會陸續開展“達利希望小學”、“春風行動”、“汶川地震”等工藝活動,多次與聯合國基金會、國際慈善賑災基金會、香港紅十字會等社會慈善組織合作,開展形式多樣的公益活動。2018年1月3日,達利國際集團秉持“達己達人、利人利己”、“以人為本,降心以樂“的企業文化理念又成立了“達利慈善基金海外交流獎學金”,用于支持教育事業,為學習刻苦、成績優異的海外交流學子們提供幫助。 林知譽表示,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社會責任也成為衡量企業綜合競爭力的一項重要標準。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將來,達利集團在回饋社會和振興絲綢文化事業上,必將承擔更大責任,贏得更多社會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