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移動支付和外賣的普及,純C端的創新機會越來越有限。一方面,移動流量紅利不在;另一方面,傳統產業的初步信息化與服務閉環已初步建成,想要進一步提升C端體驗,必須深度改造B端。 一、B端機會在信息化和供應鏈 目前移動互聯網的C端紅利將盡,B端成為改革新動力。國慶節前最后一天,騰訊宣布架構大調整,將分散在各個事業群的To B業務納入新成立的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架構調整的背后,是騰訊對ToB業務的重視。而更早的時候,9月20日上市的美團點評,已經越來越向B端業務發力。據美團招股書顯示,其大部分的美團估值基本都來自于餐飲,而在餐飲里面,美團著重發力的是餐飲行業的信息化和供應鏈。阿里最近也在餐飲信息化領域動作頻頻,不僅合并餓了么和口碑,兩者合并的新公司還獲得了30億元投資加持。 客如云將高品質的智能化設備帶入B端行業 經過3-4年的教育,C端用戶已經被充分教育了,而市場上大約有10%的商家已經實現智能化和信息化,再加上平臺方在C端上的競爭格局已定,因此未來的競爭將聚焦在B端。對于B端市場來說,機會就在美團著重發力的信息化和供應鏈環節。前者解決數據流通問題,后者解決貨源流通問題,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以外賣為例,有了外賣訂單,才有了數據流通,有了半小時即時配送才有了送餐到家,到店。數字化和供應鏈相輔相成,數字化解決數據問題,供應鏈解決流通問題,基礎的數據來源加上供應鏈的優化才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外賣體系。 二、餐飲SaaS公司的生態邏輯 相比于供應鏈,餐飲信息化領域經過數年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成熟的同時,產品也開始趨向同質化。對于大多數服務商來說,創新正在成為一件越來越難的事情。對于客如云來說,卻不是如此。其創始人彭雷不止一次地提到客如云不是一家SaaS公司,而是一家DATA公司,客如云是一家一直對標蘋果的B端企業。 蘋果是手機創新的引領者。從2010年,蘋果公司推出iphone4,開啟觸摸屏手機的時代,2011年iPhone4S的智能語音助手、2013年 iPhone 5s/5c的指紋識別、2014年從iPhone 6/6P攝像頭開始凸出、到2018年iphoneX的人臉識別,蘋果在手機領域的創新在持續不斷。 B端的創新總是比C端晚一些,在彭雷看來,如今B端信息化與手機2010年發展境況類似,正在逐步走向智能時代,產品的創新大有可為。在他看來,B端產品創新的方向有兩個:①高度集成的軟硬一體化,;②基于機器視覺的圖像識別功能和人機對話的智能語音方向,而兩者也都是C端巨頭人工智能公司聚焦創新的方向。 當然B端跟C端的技術創新還是有比較大差異的。B端的技術創新大都是基于場景應用做出的,多的是在應用層面上的創新。而C端純粹技術的創新則更普遍,因為C端的的用戶規模更大,用量更多,對于有志于技術創新的公司來說,也更容易找到一些基礎數據做累積。 除開技術層面的創新,在業務層面,把業務不斷作深擴寬,逐步向供應鏈擴展,并不斷開拓出新的增值業務等已經成為餐飲信息化領域玩家們紛紛探索的事情。 客如云累計服務商家10萬+ 客如云也是如此,很早就推出了自己的開放平臺,其中的采購市場就促成了相當多供應鏈平臺和餐企的合作。 客如云做供應鏈的基本思路是從數據化角度出發,撮合商家和服務公司之間的交易,與供應鏈公司合作一起服務商家。客如云手握餐企的核心服務場景中的結構性數據,主要解決的是餐企在這一環節的信息流通問題,相對模式較輕,而供應鏈公司解決的則是物流、配送、分揀等比較重的環節的事情,雙方形成協同力量為餐企服務。 除了在供應鏈的探索之外,餐飲SaaS公司也在逐步探索一些其他的增值業務,比如場景營銷、供應鏈金融、外賣代運營等。做這樣的嘗試,不僅僅是為了出于滿足餐企的需求,也是為了餐飲SaaS公司出于降低成本的考慮。在彭雷看來,餐飲SaaS必然走向生態化。從一開始,彭雷就在抱著做生態的心在做餐飲SaaS。“我們希望未來把我們的收入能夠多樣化,從單純的賣硬件賣軟件的收入比例,能夠從現在85%降到50%,增值業務的收入能增15%,提高到50%。” 隨著餐飲和零售的不斷融合,混合型業態涌現,因此,客如云跨業態的探索也在逐步進行中,比如美業等。“每年在開店的很大一部分是同一批人,可能今年他們開的是餐飲店,明年餐飲店倒閉了又開起了理發店或者零售店等,跨業態的探索其實也是為了滿足同一批餐飲人的不同需求。”彭雷表示。 三、拐點元年過后,就是規模之戰了 這幾年,彭雷一直在提一個詞就是拐點,此前,彭雷曾向詳細介紹過他的拐點理論,他認為市場對于新技術的接受程度往往有一個規律,那就是:前3年新技術進入市場后,滲透率都會在10%以下,之后會平緩往上增長。當它的滲透率過了10%之后會快速上升,在之后的2-3年時間內就會超過80%以上,然后在再平緩地從80%增長到100%。 所以按照這個時間推算,彭雷認為SaaS市場拐點在今年或者明年就會到來。如今看來,隨著市場和商戶認知的逐漸成熟,再加上美團、阿里等巨頭入局,餐飲SaaS市場重新洗牌,拐點已經在2018年到來,而拐點過后,就是規模之戰。 客如云決心在規模之戰中拿下更多市場,當然,要快速擴大規模,價格其實是最核心的因素。特別是在一個領域頭部10家公司覆蓋了80%的市場份額的時候,價格因素就尤為關鍵,因此,未來,客如云的產品價格也會有不小的降幅。而對于即將到來的客如云新品發布會來說,技術的升級值得期待,價格如何調整也會一并揭曉。 眾多商家關注和認可客如云CEO彭雷的“拐點理論” 一般來說,一個市場的爆發期最多會持續兩到三年,隨著市場經過拐點進入爆發期,搶占市場規模開始成為餐飲SaaS公司們更重要的事情。“這個爆發期其實也就是兩三年的時間吧,但兩三年過后很可能就會是10%跟80%的差別。你在這兩三年時間能搶回來多少規模,這就是定格局的事情。“彭雷說道。 從軟硬一體到生態平臺等,彭雷總是能比同行多想或者領走一步。面對即將到來的規模之戰,客如云是否還能保證領先優勢,朝著拿下80%的市場份額沖刺呢?客如云躍躍欲試,蓄勢待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