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6日-20日,國務院扶貧辦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辦“決戰2020-脫貧攻堅展”。本次展覽圍繞蘭考縣、井岡山市、閩寧鎮、十八洞村、海雀村、純陽山村因村因戶分類施策、提前實現脫貧的典型案例,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階段性成果及經驗。其中,中國社會扶貧網作為“互聯網+”社會扶貧發展典型,在現場展示平臺建設運營情況。 國務院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劉永富(右一)聽取國務院扶貧辦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國社會扶貧網首席執行官劉翔(右二)介紹中國社會扶貧網電商央企定點扶貧館情況 展覽現場,工作人員通過大屏幕數據圖像,向參觀領導及來賓展示中國社會扶貧網用戶構成、地域分布、實時數據、發展趨勢等信息。經過兩年努力,中國社會扶貧網已建成愛心幫扶、扶貧眾籌、電商扶貧、扶貧展示和扶貧評價五大平臺,探索累積了“互聯網+”社會扶貧經驗。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中國社會扶貧網電商扶貧平臺面向深度貧困地區,以藏區青稞、牦牛、南疆核桃、大棗為重點商品,推動貧困戶特色產品與市場對接。自平臺建設至今,已覆蓋全國20省148個貧困縣1850種扶貧商品,平臺個人訂單數35669,已促成200噸西藏青稞、100噸南疆大棗的規模化集采,累計為貧困地區增收已超千萬元。 中國社會扶貧網電商平臺以“地方特色扶貧館、央企定點扶貧館、東西部協作扶貧館”等七類特色扶貧館業務體系為紐帶,聚合社會扶貧組織的力量,貫通供給與銷售產業鏈、實現資源一盤棋,流通一體化。通過“進機關、進食堂、進社區、進專柜”,協助貧困地區組織建立產品標準化、商品市場化、品牌特色化、團隊專業化、營銷規模化機制。 據悉,在本次扶貧日系列活動中,中國社會扶貧網于10月16日舉辦“互聯網+”社會扶貧論壇,電商扶貧在論壇會議上成為關注點之一。現場有10家中央企業與中國社會扶貧網簽約,進駐電商扶貧央企館,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電商扶貧。與會領導、專家、地方扶貧干部代表等組成圓桌論壇,一致認為在“互聯網+”社會扶貧未來發展中,電商扶貧將成為精準識別、精準施策,打通雙向流通渠道,促進地方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也將成為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重要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