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觀察 宿藝 成立五年的一加要做電視了,說實話,我一點也不覺得意外。 OPPO、vivo、華為、榮耀近期都傳出要做電視的消息,有些已經得到“實錘”。9月13日中國電信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壹觀察》曾當面向榮耀總裁趙明求證這一消息,趙明笑稱“一切皆有可能”。今年6月華為宣布了全場景智慧生活生態戰略,在智能硬件“三圈生態”中,手機是“主入口”,電視與平板、PC、穿戴設備一起被定義為“輔入口”,重要性不言而喻。vivo智能物聯戰略于9月發布,電視、智能音箱都是其中重要的連接品類。 進入電視行業五年的小米,憑借在中國和印度市場的卓越表現,已躋身2018年上半年全球10大電視廠商行列。樂視即使在極端的“生態化反”下崩盤,孫宏斌和外界仍將樂視超級電視看作“最優質的資產”。 可以說,智能手機企業進入電視行業,是大勢所趨,一加不是第一個,也肯定不是最后一個。 究其原因有三點:一是智能電視在產品設計、供應鏈、制造產線、銷售渠道上與智能手機行業契合度越來越高,交互方式上可以很好借鑒,品牌勢能也可以得到最大化延續;二是在未來智能家居場景中,電視將是與智能手機、與用戶交互頻率最高的設備;三是幾乎所有用戶對于目前的智能電視體驗都不滿意。 對于一加做電視,需要關注的不是“為何做”,而是“如何做”? 一加從產品定義到品牌調性,都像極了創始人劉作虎本人的性格。一加宣布做電視時,劉作虎發布了一篇名為《更好的科技生活,除了智能手機,我們還能做什么?》的長微博,外界由此可以看到很多一加電視的產品模樣: “不將就”是一加的品牌主張。與其他手機廠商將產品線分為幾個系列、每年推出十數款手機不同,一加成立五年來共發布了8款手機,每一款都是聚合整個公司資源全力打造的精品。劉作虎甚至會因為“尾部雙曲線的金屬光影不夠完美”、“背部曲線手感不好”,不惜花費數百萬元重新制作模具,推遲新品上市時間,這種“任性”讓一加在很短時間內聚集了大量的忠實用戶和產品口碑。以印度市場為例,從一加1開始至今,每代一加手機都在亞馬遜官網名列前茅,成為亞馬遜印度用戶最喜歡的手機品牌之一。 智能手機已是產品嚴重飽和的市場,“不將就”實際上是對用戶的尊重,對產品的專注,對市場的敬畏,用戶會用真金白銀去為好產品投票。一加要做電視,意味著在設計、做工、品質、交互等方面同樣是一款“不將就”的產品。劉作虎在微博中也強調“致力于與世界分享品質科技”。不過與智能手機強調“手感”不同,智能電視更加強調用戶的視覺“觸感”和大屏體驗,這將是一加電視留給業界和用戶的一大熱點懸念話題。 只做“最好的旗艦產品”,是劉作虎對一加的明確定位。在全球范圍內,每年只推出1-2款旗艦機型的手機企業非常少見,能活下來、并且活得還不錯的品牌,一加是其中一個。即使強如蘋果,在安卓陣營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下,也不惜“開掛”,從2017年開始每次發布3款新品。而一加依舊延續了“上半年發布新品,下半年迭代”的固有節奏。風險在于,一加必須保證每款產品盡可能少犯,甚至不犯任何錯誤。好處在于,“最好的安卓旗艦”給了一個用戶清晰的答案,無需做更多對比和判斷,這讓一加能夠在殘酷的手機市場大戰中生存下來,并且在高端旗艦產品線站穩了自己的位置。在中國市場,根據《今日頭條2018手機行業白皮書》公布的數據,一加6成為用戶滿意度最高的安卓旗艦。在海外市場PCMag2018年度讀者選擇獎中,一加在北美智能手機里用戶滿意度排名第一。印度市場一加6開售僅6周,就超出了三星和蘋果今年4-6月的整個第二季度銷售額。一加6也是印度第二季度高端市場最暢銷的機型,超過了蘋果iPhone和三星Galaxy的最新旗艦產品。 圖:《今日頭條2018手機行業白皮書》各品牌用戶滿意度 進入電視產品,劉作虎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明確表示:“一加電視產品將保持與手機相同的旗艦路線,堅持只做旗艦產品的策略”。這也就意味著一加電視將在硬件配置、產品性能、用戶體驗上做到同時代最好的水準。而從目前高端智能電視市場現狀來看,其競爭慘烈程度遠不如智能手機市場,在海外市場更是如此。一加的進入,有望復制其在智能手機時代只做“最好的安卓旗艦”的口碑和市場效應。 “無負擔”的產品理念。一加6發布之前,劉作虎闡述了其“無負擔”的產品理念:“其實用戶想要的,是更輕松高效自由的使用體驗”。落實在產品上,則是硬件頂配+系統流暢+友好交互+不打擾用戶。這個理念放在電視產品上,最令人關注的有兩點:一是“友好交互”,即包含了與智能手機的“無負擔”交互,也包含了用戶在家庭場景中的“無負擔”體驗。即將到來的5G、AI、IoT技術被認為是最大的“技術拐點”。5G的大帶寬、低延遲、廣連接特性,真正實現了“萬物互聯”,極大加速了IoT和智能家居發展進程,AI則實現了服務的主動推送和場景化無縫連接。可以預想,未來的智能設備數據和服務都在云端,用戶在智能家居場景中最高頻使用的設備是無處不在的大屏幕。劉作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明確表示:其實“電視”并不是一個準確的稱呼,他想做的是智能顯示屏,覆蓋家庭每個場景,隨時與用戶互動。 第二個是“不打擾用戶”。智能電視“打擾用戶”的最大槽點就是廣告重度推送,不僅是視頻播放的前后貼片廣告,甚至用戶在購買VIP會員之后,也會在每次開機過程中被強制觀看1-2分鐘的推送廣告。而一加系統的特點就是體驗流暢,無廣告,這或許將成為一加電視的顯著特點。劉作虎認為一加就是一個“本分”靠硬件賺錢的企業,只賺合適的利潤,商業模式簡單直接,而不是“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或者“硬件不賺錢而通過互聯網服務賺錢”,用戶將產品買回去之后才發展“處處是坑”,企業為此犧牲了產品體驗和用戶口碑。 社區文化,是一加的傳統。劉作虎是一個互聯網信徒,早在OPPO做副總裁期間,就力推OPPO互聯網變革,之后更是創業成立互聯網手機品牌一加。除了依靠電商渠道,一加“互聯網”化的最鮮明標志是“一加社區”。很多手機品牌都在宣傳“粉絲”文化,但產品同質化和低端市場價格戰,導致用戶每次換機品牌流失率都超過70-90%,很難有忠實“粉絲”沉淀。一加是少數有“真粉”的手機品牌。一加出海初期,鑒于“只做最好的安卓旗艦”定位,目標主要拓展歐美市場,是一加社區中百萬印度粉絲熱情召喚,甚至是“跨洋帶貨”,驚動了亞馬遜印度,其CEO甚至直接飛到香港去“堵”劉作虎,從而促成了一加進入印度市場。 目前,一加社區擁有來自196個國家、超過500萬的注冊用戶。一加也在產品設計和開發的每個階段都傾聽和考慮社區用戶反饋,這在某種程度上保證了一加“正確增長”,減少單旗艦產品帶來的企業風險。一加進入電視品類,每一個一加手機用戶和社區粉絲,也將是一加電視的“ 超級用戶”與產品定義的需求來源。劉作虎稱一加電視“目標同樣是在全球范圍內發布”,但沒有透露具體的市場名單。不過可以預測,目前在用戶群、產品口碑和品牌覆蓋較好的中國、北美、歐洲和印度市場,都會是一加電視的首選銷售市場。 《壹觀察》認為,一加做電視,并不是外界所描述的“超越小米”和“顛覆行業”,更像是劉作虎發現了在5G時代智能手機與智能電視、智能家居的強連接,希望尋找到一個可以提升一加用戶體驗的新產品機遇。 一加和劉作虎要做的電視,可能并不是外界想象中的樣子,實際上是一種對5G、AI技術變革趨勢下未來的智能生活方式變革的探索,就像劉作虎在微博中所言:一加也從未停止過對“更好的科技生活”的思考。 這個思考和探索,尤為令人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