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5日至7月28日,中山大學新華學院珠南海北“三下鄉”社會實踐隊奔赴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開展了為期四天的調研實踐活動。? 為進一步了解南珠歷史文化底蘊,隊伍對南珠宮的王麗董事長、源生珠寶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助理何先生、鐵山港區白龍明星珍珠養殖場場長曾明裡先生進行了專題采訪。 圖一:南珠宮王麗董事長和隊員合影留念 2017年4月19日,習總書記到廣西北海提出打造“向海經濟”。隊員對此向相關負責人提出:“向海經濟”對企業有何影響? 王麗董事長表示,“向海經濟”泛指大力挖掘海洋資源。南珠宮負責人曾與北海市副市長、局長一同前往大溪地——全世界的黑珍珠主要產地,通過珍珠養殖產業進行技術輸出,將養殖成功的珍珠運輸回北海,把北海作為平臺進行交易。 何先生則表示,從長遠來看,“向海經濟”會對企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雖然短期難以看見成果,但發展已開始提速。 圖二:源生珠寶有限公司接受采訪 南珠作為北海的“文化符號”,亦是“向海經濟”的重要一環。隊員提出:在把南珠作為“文化符號”的推廣上,難點是什么? 王麗董事長表示,“文化符號”的推廣需要全行業共同努力,然而目前北海的產業氛圍及思想仍較滯后,行業內較少企業愿意主動承擔振興南珠產業的社會責任,而更多的是將目光投注在利益。此外,企業的經濟實力以及資源有限,難以推動行業發展。 何先生則表示,難在源頭。企業需要制定科學的方法,提高產品質量和數量。政府要高舉振興南珠產業的大旗,呼吁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吸引有才華有學識的人到北海來參與南珠的海洋經濟,才能把品牌做得更好。 對于南珠的生產養殖環節,曾場長表示,公司會專注于生產技術,注重科研部分以及對產品品質的把控。在國家經濟戰略下,重點做好南珠的培育與養殖,把它作為一種“文化符號”來進行銷售,使南珠的內涵與價值提升起來。公司利用機遇自主研發國產技術,實現了工業與養殖生態平衡的南珠養殖加工區。但由于養殖基地今年只是進行了單獨養殖的過程,所以在短期也難以看見效益。 在新時代,中國提出了新時期的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模式。而作為文化的始發港,廣西北海致力于打造“向海經濟”。在機遇與困難并存的情況下,隊伍希望能夠將互聯網與南珠產業進行深度融合,并借助互聯網渠道,振興南珠產業,讓南珠重回大眾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