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屏占比=美?我相信并不是所有同學都持相同觀點,高屏占比能在有限的體積內放入更大的屏幕,讓手機擁有更加寬廣視野且更富視覺沖擊力,不過,傳統全面屏手機往往會保留礙眼的“劉海”,對于外觀挑剔的用戶來說十分不友好,而OPPO R17則通過水滴屏設計,完美化解了高屏占比與劉海屏之間的矛盾。 從18:9窄邊框全面屏R11s到小劉海+窄下巴的R15再到現在的R17,OPPO全面屏的形態在不斷發生改變,屏占比表現一路提升,直至R17的91.5%屏占比。R17采用有別于部分廠商突兀的前置攝像頭割裂設計,以更柔和的方式來實現高屏占比,攝像頭通過自然的曲線融入到整體的設計之中,成為屏幕的點綴。 如果沒有把課本扔太遠,可能你還記著針對G0、G1、G2、G3等曲線的描述,它們代表的是一種層層遞進的對曲線的完美要求,從最簡單的G0只是要求曲線無斷裂,到G3上不僅要求曲線形態完整連續,同時連曲率的過渡都必須是完美連續的。 OPPO水滴屏的設計正是這樣一條滿足高要求的G3曲線,為了將其在產品中展現出來,OPPO對水滴的弧度進行上百次的調整,在差距僅有0.1mm的弧線間進行的每一次對比,都是出于審美的執著追求,這不僅僅要解決生產工藝上的難題,更是時尚設計與創新科技的完美融合,將落未落的水滴正是最能夠體現出自然和動感的形態,能完美緩和屏幕與邊框、攝像頭之間的矛盾。 在保證美觀的同時,OPPO也沒有忽略手機性能的可靠性,為了能準確實現環境光和距離的識別,R17在小水滴僅剩的空間中利用高超的堆疊技術還隱藏下了不少的秘密。首先是光線傳感器,通過彎折導光柱的精巧設計,OPPO能在不占用水滴區域空間的情況下將光線傳導到傳感器上,實現對環境光的識別。其次是距離傳感器,這次R17同樣采用了Find X上的“TP+屏下紅外”技術,可以結合屏幕觸摸機制和屏幕下封裝的紅外傳感器,完美解決水滴區域空間無法滿足傳統距離傳感器堆疊的問題。 當審美需求和功能性需求都得到滿足之后,OPPO R17上的這塊6.4英寸的水滴屏就不會有視覺上的突兀感,從實際用戶的反饋中我們也能看到這樣的方案是被廣泛所接受的,稱之為最佳的異型全面屏解決方案,并不為過。在筆者看來,OPPO之所以持續能有這樣的優秀設計,除了本身對于產品設計有著極致的追求之外,能夠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打磨產品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水滴屏的創新設計完美解決了屏占比與“劉海”的矛盾,進而推動業界設計再一次迭代,進一步完善了全面屏的用戶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