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表示,新零售之后,新制造是關鍵,新制造是經濟轉型的新動力,而智能技術是新制造不可逾越的關鍵技術,未來90%的制造業在互聯網上。 文/肖玲燕 億歐專欄作者 億歐8月23日報道,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在重慶開幕。阿里巴巴公司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馬云帶來題為《智慧引領未來》的主旨演講。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表示,新零售之后,新制造是關鍵,新制造是經濟轉型的新動力,而智能技術是新制造不可逾越的關鍵技術。 高峰會上,馬云談了對于智能制造的思考和看法。馬云表示:“站在未來的角度,用未來的方法去解決今天和明天的問題,我覺得極具戰略意義。” 馬云表示,新制造是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也是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完美結合。實體經濟和互聯網以后誰也離不開誰,未來90%的零售在互聯網上,90%的制造業在互聯網上。 在馬云看來,技術變革的大趨勢下,傳統的靠資源消耗型的企業肯定會越來越艱難,挑戰會越來越大。今天活得不錯的傳統行業,比如美的、格力、海爾,都是把傳統制造業和互聯網做了結合,因為電商和新零售的發展,所以銷售額非常好,但企業不能安于現狀,必須思考制造業的未來怎么走。 他認為,這次技術革命所帶來的變化遠遠超過想象,未來30年智能技術將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改變傳統制造業、服務業,改變教育、醫療,我們所有的生活都是離不開智能制造。 談到如何面對新事物時,馬云再次談到著名的英國紅旗法案。1865年英國議會通過了一部《機動車法案》,規定每一輛在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時速不能超過4英里,還要不斷搖動紅旗為機動車開道,因此被稱為“紅旗法案”。這一荒謬的規定讓英國措施了汽車工業發展良機。 馬云認為,中國制造轉變的關鍵一步,是要真正實現智能化,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去實現按需定制,跟互聯網結合起來,圍繞市場和消費者需求從B2C走向C2B。數據是新制造的關鍵要素,而取得數據、計算數據、用好數據是智能技術的能力。 對于人工智能消滅就業的擔心,馬云樂觀地表示,“人工智能也好、機器人也好,確實會取代大量的就業,機器人會取代流水線上的很多工人,但是服務業會產生新的、大量的崗位,因為制造業需要人來設計,需要體驗、需要創新。”他說,要相信人類的智慧,相信我們的孩子在未來一定能做到。 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贊同或支持;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