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年羅輯思維推出付費會員制開始,“知識付費”經過互聯網大潮的洗禮,如今已成為炙手可熱的“網紅經濟”。據統計,2018年內容付費用戶規模將達2.92億人,預計至2020年其規模將達到235億元。這意味著,隨著消費升級,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愿意為優質內容買單。 作為知識付費的四大領域之一,親子教育占據了不小的市場份額,并以野火燎原之勢成為新的投資熱點。以“新知榜”推出的2018年7月份新課榜Top30為例,親子類課程上榜數量高達9個,遠超人文、藝術類課程。渴求擁抱知識付費“藍海”的企業從不同入口切入這塊蛋糕市場,無形中提升了知識付費產品的專業化水準。 公益講座火爆杭城,親子教育潛藏諸多機遇 近期,在杭州少年兒童圖書館舉辦的兩場講座——“繪本發音,讓孩子掌握地道的口語發音”和“作文怎樣得高分”刷爆朋友圈,吸引了眾多小朋友和家長參加。不少家長表示,“講座內容質量很高,孩子受益匪淺。” 楊沁是第一場講座“繪本發音,讓孩子掌握地道的口語發音”的主講教師,作為1000位英語老師的發音教練,她的另一身份是浙江師范大學的英語教師。講座由浙江少兒頻道主持人芒果主持,現場楊沁用標準的英語教在場的小朋友學習了動物類的單詞和場景對話,她指出, “英語學習要趁早。” 另一場講座“作文怎樣得高分”由金旸主講、浙江交通之聲資深文化欄目主持人王瑤主持。金旸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全國魯迅青少年文學獎指導名師,她結合20余年的教學經驗,分析了高分作文的幾大技巧,針對小學生“作文寫不長”等難題,有的放矢地給予了講解。 據了解,這兩場講座是由浙江華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杭州少年兒童圖書館主辦的“華云文化·九點學堂暑期公益講座”,旨在借助公益講座的形式,幫助孩子實現暑期“彎道超車”。 打造“名師經紀”,華云文化欲重新定義知識付費 在流量紅利消失、大數據當道的背景下,華云文化獨辟蹊徑,選擇從“版權經紀”切入,在親子教育領域進行深耕。旗下的知識付費平臺,匯集了一批人氣講師、文化學者、國學大師,通過版權運營來打造經典、優質的文化內容。不同于傳統教育機構對名師效應的追逐,華云文化更加注重對內容的深度挖掘,包括課程的選題、內容的運營推廣等,都有一套完善的流程。 除優質內容外,華云文化對平臺也進行了會員體系的立體化開發,以線上課程為基礎,通過數字版權、圖書出版、音視頻改編、線下公益活動、網綜節目等全版權的開發豐富會員的權益。這種全方位、縱深的合作模式不僅讓內容的質量得到把控,也讓名師IP有了更強大的生命力。可以預見,未來,垂直化、精品化、深度化、IP化將成為知識付費新趨勢。 據悉,公司推出了“九點學問”“九點學堂”“九點學苑”系列品牌,分別對接經典文化、陪伴教育、自我提升等三大內容類別。其中,“九點學堂”專注為3-12歲父母與孩子提供全方位的文化素養支持,致力于打造優秀的陪伴式家庭教育線上課程,目前課程承載主要依托“九點學堂”微信公眾號,同時分發各大音頻平臺。 這次公益講座的兩大主題——“遛娃英語”和“大語文”正是九點學堂的兩大核心系列課程,“遛娃英語”采用“分級概念”,內容涵蓋廣泛,從英語啟蒙階段的哄睡兒歌、親子口語,到應試階段的自然拼讀、音標課程,都有涉及;“大語文”系列包括進階式小古文、分級閱讀和寫作三大板塊音視頻課程。 目前,楊沁老師的線上親子英語課和金旸老師的線上作文課程均已在“九點學堂”上線,據負責人介紹,“遛娃英語”系列課程全網播放量超過1000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