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聯網思維解決物業行業的底層痛點,是彩生活做彩惠人生的底層邏輯。 去年9月,彩生活CEO唐學斌在億歐GIIS峰會上演講時曾提到公司上市背后的一段小故事:
彩生活上市吹響了物業公司向社區服務互聯網公司轉型的號角,此后國內多家物業公司借勢掛牌,比如碧桂園服務、中海物業、綠城服務、雅生活、南都物業等,其中碧桂園已經達到60倍左右的高市盈率。 和資本市場一開始對模式的不解一樣,有些人可能會疑惑:收個物業費而已,它的資本價值在哪里?其實,物業公司以收物業費為主業,并不能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但是,物業作為社區服務的場景,卻有巨大的線下場景流量的價值。不僅是物業公司,包括百度、騰訊在內的互聯網公司,都已經意識到了這種價值,積極布局社區。 以彩生活為例,其線上平臺包括彩管家、彩之云:彩管家為員工管理平臺,彩之云則對接業主日常需求。在這兩個入口的基礎上,彩生活不斷優化和擴展生態圈,打造了E能源、E停車、E租房、E理財、E電梯、E維修等40多個創新業務,并開始為彩生活的線上平臺貢獻收入利潤。根據彩生活2017年年報顯示,2017年彩生活增值服務實現收入人民幣2.76億元人民幣。 今年3月,彩生活又發布了一款對物業行業有重大意義的產品:彩惠人生,并用互聯網的思維改變了物業行業的一些底層痛點。 產品邏輯:供貨方買單獲取社區流量 從業主的角度來看,彩惠人生是在彩之云APP上的一個購物入口。在這個平臺上,用戶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購買生活所需商品,更重要的是,每當訂單完成后,業主還能獲得沖抵物業費的“津貼”。 沖抵物業費可謂彩生活的一項大膽嘗試,經過3個月的運營,基本驗證了其可行性。7月13日,彩生活在深圳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新品業績公布會,母公司花樣年總裁潘軍還親自到現場為彩惠人生這個產品做背書。根據現場公布的數據,截止到2018年7月5日,在彩惠人生上購物額用戶數量已經達到了56000個家庭,贈送的物業費達到了1328萬元。 如果從表面看,外界可能誤認為是彩生活在單方補貼用戶,為彩惠人生引流。但其實這是彩生活聯合眾多零售企業的新合作模式,背后隱藏著互聯網公司常用的邏輯:“羊毛出在豬身上”。 彩惠人生贈送物業費這件事之所以成立,有一個基本條件:目前線下、線上流量都很貴,很多零售企業有心做宣傳,但是找不到合適的渠道。 彩生活作為物業方,服務的是一群有消費潛力的業主,這正是零售企業希望接觸的客戶。因此,彩生活把營銷能力開放,允許零售企業以提供免費商品、服務的形式進入社區生態圈。但是考慮到免費送商品并沒有足夠大的吸引力,物業方也未從中受益,于是將抵銷物業費引入,才真正切中了業主的痛點,實現了三方共贏。 點睛之筆:沖抵物業費 不得不承認,沖抵物業費是“彩惠人生”模式中的點睛之筆。 在以前,物業公司的定位是房地產的售后服務,作為后勤部門,物業公司大都不敢談自己的價值。而在業主心里,物業服務更像一種類公共服務,對其要求很高,但是業主的付費意愿低。因此,做了21年物業的唐學斌深感這個行業的苦:一方面各項成本在上升,另一方面業主不愿意花錢,這就讓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越來越老,服務水平不達標。即便是現在,很多物業公司仍然處于這個死循環之中不能自拔。 “我們發現越是物業費低的小區,物業費越難收。我記得20年前深圳某些小區的物業費是4到5塊,現在我們并購了很多物業公司,平均(除去高端物業平臺)的物業費反而降到了1.5元。”唐學斌在13日的活動上說。 正是因為物業費這個痛點之痛,才讓抵消物業費成為驅動“彩惠人生”模式的關鍵因素。 首先從經濟層面看,物業費的引入讓物業公司參與到商業模式中,形成了三方共贏的閉環。對于零售方來說,以提供商品的形式是較低成本的營銷,通過彩生活平臺也直接觸達了消費者;對于業主來說,只要在彩惠人生上購買生活用品,就能得到物業費的減免,得到了最直觀的收益;對于物業公司來說,抵消物業費讓業主對于物業費的敏感度下降,可以適當提高物業費的定價,從而提高服務品質。 其次從關系層面看,原來物業公司跟業主是費用的收繳雙方,關系對立,而隨著第三方零售企業的介入,物業方幫助用戶減免物業費,站在了用戶的同一立場,雙方之間的信任感建立起來。信任是商業的基礎,在良好的關系基礎上,彩生活今后探索社區消費場景也會變得輕松不少。 社區進入流量變現期 在13日的活動上,花樣年的總裁潘軍上臺致辭時回憶,自己和唐學斌在2002年就認定社區服務未來是比房地產更大的行業,經過16年的努力,這個夢想終于走出了第一步。而潘軍認為,這個模式要真正發展好,一方面要靠彩生活團隊探索出合適的交易品種,另一方面少不了彩生活對內外部社交關系上的處理。 關于交易品種,唐學斌在記者會上透露了團隊已經發現的某些運營準則,比如對于飲用水等價格低廉日常用商品,送比半賣半送要好,而高利潤型的產品則更適合做折扣。 關于社交關系,潘軍在活動上致辭時感謝了四個群體:“感謝行業協會對于低收費模式的包容;感謝合作商家愿意嘗試把產品放到新的場景;感謝彩生活員工對服務無止境的追求;感謝業主對于目前不完善服務的包容。”看得出來,這四個群體就是彩惠人生模式可以順利發展的關鍵所在。 在筆者看來,彩惠人生模式的本質是流量的變現。三四年前,O2O浪潮之所以偃旗息鼓,原因就是流量無法變現。現在彩生活經過多年的互聯網轉型,牢牢抓住了社區經濟的線下、線上場景,再加上外部大環境的催化,社區確實發展到了流量可變現的時候。接下來,隨著彩惠人生的影響力增強,良幣驅逐劣幣,其他互聯網物業企業很可能同樣走上“彩惠人生”式的創新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