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英才》雜志與GIO華興控股集團聯合舉辦的第十八屆中國年度管理大會在北京柏悅酒店隆重舉行。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吳燕生,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董事長楊杰,中節能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華斌,漢能投資董事長陳宏,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執行官梁治文、西屋電氣亞太區總裁劉信剛、星牌集團董事長甘連舫等企業家代表出席了今天的活動。GIO華興控股集團總裁葛小松作為本次大會的合作方,受邀出席并為開幕論壇致開幕詞。 經過十年的發展,全球市值前十名基本被科技巨頭占據,蘋果、亞馬遜、谷歌、微軟等企業依舊強勢,蘋果于今年市值超過1萬億美金。高成長性以及巨大的發展前景,科技公司被賦予了更高的估值。在全球經濟進入科技競賽環節,中國需要怎樣的科技公司,中國的科技公司能否和國際科技巨頭一決高下?新興科技企業能否帶領中國經濟彎道超車?帶著這樣的問題,本屆年度管理大會將主題定為“科技成就未來”,邀請重磅級科技企業領袖、新經濟黑馬企業,共同探討如何利用科技發展助力中國經濟持續邁進。 葛小松總裁為開幕論壇致辭 在開幕論壇上,集團總裁葛小松首先致辭。他表示,中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經濟增長方式從傳統的制造業、房地產業,向戰略新興產業轉型。包括我們GIO華興控股集團,作為一家產業投資控股集團,近年來除了投資文化旅游、礦產能源、房地產等傳統產業外,也在積極擴展科技領域的投資,例如成立智能科技基金,布局生物醫療和智能制造領域。尤其是農業方面,我們在富硒功能農業和秸稈新材料領域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并且還聯合中國化工集團共同開發環保農藥助劑。 在當前的經濟大背景下,“科技”不僅是資本關注的焦點,更是整個市場,甚至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然而大部分新興科技產業在起步階段不僅難以創造稅收和利潤,反而需要大量投入和政府補貼。目前,國內很多新興科技產業就面臨投資規模巨大、回報周期長、政策變動頻繁的困境。對于投資機構來說,布局最具成長性的科技產業無疑是最重要的投資方略,但過去幾年的資本炒作造成了一些資產被過度追捧,估值過高。與此同時,當下去杠桿的大背景又令投資機構更為謹慎。新興科技產業有喜也有憂,這背后是企業家和投資者如何把握趨勢和選擇賽道的問題。“資本+科技”不是一個簡單的加法,如何將科技變為驅動企業持續成長的引擎,對于企業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命題。 “科技成就未來”主題論壇 接下來的論壇中,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中國節能環保集團董事長劉大山、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新奧集團董事長王玉鎖、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鄭永剛與英才雜志社社長宋立新共同圍繞“科技成就未來”這一主題展開了討論。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 宋志平談到了中國建材業務選擇時的考量,因為央企規模比較大,所以在選擇業務的時候,就要選擇有一定規模、發展空間的。如果市場是個小臉盆,央企是個大石頭,很容易就把這個臉盆砸壞了。“央企選業務一定要選一個有大空間的,能夠伸展得開,能夠容納得下你,如果是一個小行業的話,你就會給民營企業激烈競爭,打得頭破血流,最后下來也沒有太大的規模。一般的中小行業我們就不做了,央企也沒有必要進入到那些行業。”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董事長劉大山 談到并購重組,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希望合作伙伴有使命感,有一份責任感、使命感,有接納、相互包容共生的企業文化。劉大山說,“我們講的是通過重組,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共同的把它做強、做大。”另一方面,劉大山指出,央企的平臺一定要確保民企的活力,按照上市公司也好,按照國資監管的制度和要求也好,可能審批的程序多一點,需要的時間長一點,效率可能低一點,但是這樣的架構能夠確保重組并購,大家走到一起,結了婚以后,能夠過上美滿幸福的生活,日子能過的更長久,大家更滿意。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 趙偉國講到,紫光團隊人才主要有三種人組成:第一,以趙偉國為代表的游擊隊員出生的創業者;第二,來自國企、政府的優秀干部;第三,國際專才。這三種人的文化、成長都不一樣,趙偉國表示,不光是把人才請來的問題,還有怎么樣在一起工作的問題。所以,建立跨文化激勵機制、決策機制、用人機制,對科技企業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新奧集團董事長王玉鎖 王玉鎖表示,“我們走到今天,從一個燃氣分銷商,到純的天然氣的產業鏈,到未來能源的生態體系建設,真的是基于我們對這個能源行業的熱愛、使命感。”王玉鎖感慨。 第二是耐得住寂寞,王玉鎖深知,過去機會太多了、誘惑太多了,如果不能夠在一個行業當中堅持下去的話,有可能就是三心二意,這個主業也就不可能做下去。第三是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他指出,“一個企業需要繁榮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否則的話這個企業做個百年長壽企業就實現不了。” 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鄭永剛 “你改變不了這個時代,就要改變你自己,怎么樣去適應這樣一個新時代。”鄭永剛認為,在新的經濟運營模式下,如果你適應了,而別人被淘汰了,你就可以被留下來。他表示企業要聚焦核心競爭力,粗獷型、投資誘惑的那種企業已經成為過去,未來的企業丟要聚焦核心競爭力,“這樣的話可能不止2019年,乃至更長遠的未來都有希望成長。” 下午,葛小松總裁還出席了“金融科技創新”閉門論壇和“新科技 新未來”主題論壇,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央企和民營企業家圍繞科技創新的話題展開了討論。 近年來,GIO華興控股集團積極布局科技創新領域,充分發揮資本、資源和市場經驗方面的優勢,在農業、教育、生物醫療、智能制造等領域都取得了令行業矚目的成績。正如葛小松總裁所說,科技決定人類的今天和未來,而資本將成為科技背后的力量。在全球經濟進入科技競賽的環節,GIO華興控股集團將著力培養出一批高增速、高成長、高盈利能力的新興科技企業,助力我國經濟騰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