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品鈦(NASDAQ: PT)公布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的未經審計的第三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品鈦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2.47億元,比2017年同期增長43.4%;實現毛利潤1.26億元,同比增長120.8%;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33.1%提高至51.0%;實現營運利潤2400萬元,去年同期為虧損980萬元,經調整后(Non-GAAP)凈利潤1510萬元,去年同期則是凈虧損1130萬元。 分項目來看,技術服務費同比增長31.7%,分期服務費增長81%,而財富管理服務費則增長了100.6%。 品鈦的核心業務包括了為商業機構和金融機構服務的五大智能金融解決方案和相應的工具。這五大解決方案包括了信貸領域的個人貸款解決方案,場景分期解決方案和小微企業信貸解決方案,以及財富管理領域的智能財富管理解決方案和保險經紀解決方案。 服務能力持續深化 打造“咨詢服務+SAAS系統+增值服務”體系 品鈦CEO魏偉在財報后的電話會上表示,公司正基于五大解決方案持續不斷的優化對機構客戶的服務能力。品鈦的服務體系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公司會利用自己在開發和運營互聯網金融產品上的經驗,為合作金融機構提供如何開展智能金融的咨詢服務,幫助他們獲取和高效運營終端用戶,這為將咨詢客戶轉化為解決方案客戶打下基礎。 其次,隨著政府監管的加強,金融機構正在改變以往與互聯網公司合作的模式,自己掌握金融科技的能力,他們對于部署便捷、高效穩定的技術解決方案有迫切的需求。而品鈦則可以為他們提供經過實踐檢驗的SAAS軟件系統。 當金融機構采納了SAAS系統或工具后,品鈦還會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務,包括流量與場景服務、數據產品、智能風控、聯合運營等。與一般的軟件公司不同,品鈦會持續的在產品開發、用戶獲取和貸后管理各環節與機構客戶合作。 業內一位分析人士表示,品鈦這種從咨詢到IT系統再到聯合運營的一條龍服務,受啟發于IBM等IT服務商,但又在他們的模式之上更進一步,通過售后的聯合運營增強機構客戶粘性,使得品鈦作為技術提供商與客戶的利益深度結合,進一步保證其在合作過程中,長期獲得穩定的收入。 在電話會上,魏偉介紹了品鈦在金融客戶端最新的突破,Q3品鈦與國內一家有重要影響力的金融集團和一家國際大型金融機構達成戰略合作,為他們提供智能信貸的解決方案系統開發。 此外,品鈦還為機構客戶提供一系列靈活的產品和服務,其中包括為平安銀行信用卡和交通銀行信用卡提供基于數據挖掘等技術的流量服務,為云南信托和興業消金提供智能決策服務,并計劃與外貿信托聯合開展數據產品研究。 財富管理解決方案增長迅速 Q3新增兩家智能投顧機構用戶 財報數據顯示品鈦的各項收入來源均有增長,技術服務費同比增長31.7%,分期服務費增長81%,而財富管理服務費則增長了100.6%,顯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在10月招股書中,品鈦智能財富管理解決方案業務占比不到2%,遠低于其智能信貸類解決方案。而在Q3,品鈦持續鞏固在智能投顧領域發力,新客戶包括南京銀行、國元證券等持牌金融機構。此外,江西銀行、鄭州銀行、哈爾濱銀行、民生證券、大河財富、晉中銀行等均是品鈦的財富管理業務客戶。而品鈦保險解決方案也開始取得實質性進展,目前已經與眾邦銀行等機構展開合作。 據投資者電話會上魏偉表示,公司運用在互聯網金融產品開發和用戶運營方面的經驗,為金融機構提供獲取和服務終端用戶的咨詢建議,以加強和金融機構的關系,并將其轉化為解決方案客戶。目前公司為景順長城、建信、上投摩根、交銀施羅德、工銀瑞信等金融機構提供互聯網理財產品運營咨詢服務,Q3新增兩家咨詢客戶:安信基金,中銀基金,Q4 將增加長盛基金、華泰柏瑞基金。 持續鞏固場景分期技術服務優勢 Q3新增三家機構客戶 財報數據顯示,品鈦分期服務費增長81%,這也是品鈦解決方案的傳統優勢領域。在Q3新開拓的分期業務客戶包括快貝(家居分期),博動(輔助器械分期),伊美爾(醫美分期)等客戶場景。 品鈦首席財務官沈巖嶺表示:“我們在經濟形勢不確定性加大、金融市場風險加劇、以及監管環境趨緊的情況下,依然能夠擴大機構客戶數量、加深金融科技服務業務,并實現營收和利潤的穩步增長。未來我們會在核心技術領域持續投入,加強產品競爭力,為商業合作伙伴、金融合作伙伴和股東持續創造價值。” 積極拓展國際化業務 合資公司在越南印尼展開技術服務 魏偉在投資者電話會上表示,公司正積極拓展海外業務,在中國市場之外尋找新的增長點。 自2017年以來,品鈦先后與富衛集團(FWD)和大華銀行(UOB) 在新加坡分別成立合資公司PIVOT和華鈦科技AVATEC,向東南亞地區提供智能投顧技術服務和智能信貸技術。 據悉,AVATEC已經開始向印尼和越南的銀行、電信和金融科技公司提供智能風控解決方案和數據產品。PIVOT也正在積極與新加坡、馬來西亞和香港的客戶接洽,以推廣智能投顧解決方案。除此之外,魏偉透露,品鈦會獨立在東南亞以外區域突破,讓智能信貸和智能財富管理解決方案在更多區域落地。 中國金融科技行業近年來得到快速的發展,競爭激烈,而領先的企業已經開始走向海外市場。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利用技術捕捉數字經濟時代的商機,海外市場對金融科技解決方案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此前,行業巨頭螞蟻金融、京東數科(原京東金融)作為行業領先企業,他們出海的模式主要是巨額投資、收購當地成熟企業,在當地拿開展業務的必備牌照(如支付牌照)——是為進入一個新興市場最高效的辦法。比如,螞蟻金服2016年在泰國支付企業Ascend Money簽訂合作,同年收購第三方支付公司Hellopay,在其運營的每個國家會以Alipay的名義推出,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品鈦通過技術服務的方式,與當地巨頭合資成立子公司。雖然贏在模式輕盈,但短期影響力仍然未見效果,有待時間的考驗。 對機構大客戶依賴度持續下降 品鈦在招股書中介紹自己的解決方案,一端連接商業機構,一端連接金融機構。雖然合作伙伴眾多,但是與很多TO B的服務商一樣,品鈦也有大客戶依賴的問題。在商業伙伴端, 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源于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70.2%,65.1%及40.5%;其中,來自于單一最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 55.8%、 46.2% 及 15.9%。可見在收入上對大客戶的依存度在快速降低。 而在金融機構端,因為歷史因素,積木盒子是品鈦解決方案最大的資金來源,在互金行業低落期,曾經讓品鈦的系統服務能力備受質疑。據品鈦10月遞交的招股書相關數據顯示,積木盒子的資金在品鈦解決方案中的占比,在2016年12月31日高達99%,2017年12月31日降至82%,2018年6月30日為75%。據此次Q3財報顯示,以資金量衡量,單一最大資金來源占比已經降低至66%,除積木盒子之外的機構客戶占比已經上升到34%。雖然積木盒子占比仍高,但始終處于快速下降趨勢。 品鈦CEO魏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品鈦還將不斷拓展多元化的合作伙伴。 品鈦上市滿一個月,也恰逢中國與世界經濟跌宕起伏的不確定時期,但Q3財報顯示品鈦業績表現相對健康,更重要的是未來的布局已經比較清晰。品鈦對機構客戶的立體化服務體系已經初步顯現,通過前后端的服務來促進其核心解決方案系統的銷售,并在國內外的大型金融機構客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同時,其傳統優勢領域智能投顧和分期服務解決方案也保持持續增長,不但收入增幅較快,還陸續引入新的機構客戶。不過,品鈦對少量大客戶的依賴度雖然有所降低,但依然存在,未來如何發展有待觀察。作為中國金融科技企業走出去的代表,品鈦在海外的業務也堅持了他們用技術服務機構客戶的一貫宗旨,在東南亞地區獲得一定突破,這種與當地大型金融機構合資的TO B模式也值得行業參考與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