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不僅是釀出來的,還是種出來的。從一粒種子開始,傳承品質匠心,這是紅纓子的初心和使命。 種業作為農業的“芯片”,是建設現代農業的標志性、先導性工程。助力以紅纓子為代表的種業振興,對醬酒行業做優品質、做強品牌、做大產業,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 12月22日,以“種業振興與現代農業”為主題,首屆“紅纓子論壇”在茅臺召開。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雄軍表示,將通過“紅纓子論壇”,與業界一起探討釀造原料種業的發展之路,助力種業振興,共同推動醬酒高質量發展。 擦亮金字招牌 打造醬酒產業共贏生態 眾所周知,紅纓子是最受歡迎的酒用高粱品種和品牌,占醬酒行業高粱種子市場份額90以上。高品質紅纓子糯高粱,是茅臺酒品質如一、歷久彌香的核心要素,種子的品質更是核心中的關鍵。 良種才能出好糧,好糧才能釀美酒。丁雄軍指出,作為一種象征,“紅纓子”是高粱豐收的意象符號,體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一個品牌,“紅纓子”是醬酒企業的共同選擇,體現了對卓越品質的追求;作為一份責任,“紅纓子”是釀造種業的強勁芯片,體現了對種業振興的展望。 據悉,作為茅臺集團旗下一家集育、繁、推、研一體化的酒用高粱種子生產企業,紅纓子公司自今年3月19日成立以來,下大力氣開展高粱種子核心技術攻關,深化良種選育;下深功夫建好育種基地,扎實推進品質分型定級,為茅臺發展,乃至醬酒產業發展持續賦能。 丁雄軍認為,紅纓子之所以備受推崇,根本在于卓越的品質。豐富的種質資源,先進的制種基地和嚴格的質控體系,確保了紅纓子能夠不斷培育出高品質的種子,從而生產出高品質的原糧。 根據貴州茅臺及地方醬香型白酒釀造工藝及西部山區的特點,茅臺紅纓子公司已選育出“紅纓子”、“紅珍珠”等五個優質高產高粱品種。目前,紅纓子公司不斷加強與中大型規模醬酒生產企業合作,針對不同品種需求,實行訂單種植,與業界攜手打造共贏的產業生態。 “紅纓子之所以成為醬酒原料種子第一品牌,離不開以成熟的產品布局、科學的價格機制、規范的產品流通和共贏的產業生態為支撐的完備市場體系。”丁雄軍表示,茅臺將結合發展實際,在追求卓越種子品質、持續開展種業科技創新、構建完備的市場體系等方面著力,擦亮“紅纓子”醬酒原料金字招牌,讓“紅纓子”的產業鏈更具韌性安全,生態圈更加牢不可破。 面向未來,丁雄軍表示,政府在產業政策、稅收政策、土地資源、技術幫扶上給予了大力支持,特別是新出臺的《貴州省“十四五”農業種業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文件,為紅纓子發展增添了強大信心。 做強農業“芯片” 科技支撐種業振興 種業處于農業種植的最前端,被稱為農業的“芯片”,是現代農業的基礎。 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何勇指出,糧為酒之本,種為糧之源,對于釀酒行業來說,好的種子尤其重要。 為此,茅臺紅纓子公司下大力氣研究制定高質量的發展規劃,選好建好育種基地,下深功夫開展高粱種子核心技術攻關,以專業的團隊、過硬的技術抓好種子資源保護和挖掘。 多年來,紅纓子公司持續開展種業科技創新,積累了扎實的科研基礎,自茅臺集團收購新立之后,科創能力進一步提升。 依托豐富的平臺資源,今年紅纓子公司高標準完成了“酒用高粱種質資源創新與栽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創新平臺建設,積極搭建省級作物育種重點實驗室并爭創作物育種重點實驗室。紅纓子高粱作為國家64個特色作物品種入選農業農村部《國家育種聯合攻關總體方案》,這是醬酒產業原料種子企業首次入選。 以紅纓子論壇為科技創新平臺,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卓瑪才讓表示,未來紅纓子公司將緊緊抓住新國發2號文件關于加快現代種業推廣帶來的重大機遇,加大專業技術人才引進和培養,加大技術攻關,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將紅纓子公司打造成為全國一流的農業科技企業,成為茅臺種業新賽道的主力軍。 推動鄉村振興 美好生活萬家共享 制種戶是紅纓子真正的一線園丁,他們撒下種子,歷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用誠實守信繁育良心種子,用辛勤勞動收獲累累碩果,走上致富路。踐行“質量是生命之魂”,茅臺工匠精神從原料種子端扎根成長,繪就出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鄉村振興壯美畫卷。 在首屆紅纓子論壇上,茅臺集團舉辦了隆重的頒獎儀式,對禹恩德、曾先星、劉運剛等10位紅纓子高粱種植能手——“最美粱農”進行表彰頒獎。其中有一位名叫王德菊的“粱農”讓人印象深刻。在過去這一年,她種植紅纓子高粱的面積達48畝,交售合格高粱種子更是達到了15056公斤,種子發芽率為83。王德菊表示,雖然她剛入高粱種植行業,但收益卻是實實在在看得見的,在茅臺的幫扶下,她對未來充滿信心。 從一粒種子到一滴美酒,離不開糧農辛勤勞作,茅臺也將碩果共享與萬家農戶。多年以來,茅臺不斷提高高粱收儲價格,農民實現增收,信心更足。據悉,2022年茅臺將良種高粱收購價提高至11.6元/kg,帶動仁懷地區農戶實現3600萬元收入,每戶平均21000余元,高粱種植儼然成為了農民的“錢袋子”。據統計,自紅纓子公司成立以來,已累計推廣“紅纓子”系列糧種2000余萬畝,創造農業總產值超700億元,帶動農戶750萬人次增收100多億元。 近年來,從全力幫扶道真、丹寨打贏脫貧攻堅戰,到持續深化“工業反哺農業”“黔貨出山”,茅臺全方位助力鄉村振興發展,不斷擴展共同富裕的內涵與深度,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眾。 正如丁雄軍所說,社會責任是國企基因,茅臺始終堅持“大品牌、大擔當”,助力美好生活萬家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