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星秀秀秀之匠心記憶》 小建筑師探保國寺千古之謎 在寧波江北洪塘鎮的靈山之麓,有一座神奇的保國寺。這里有個流傳已久的千古謎團——保國寺的建筑千年來“蟲不蛀,鳥不入,蜘蛛不結網,梁上不積塵”。這究竟是為什么呢?一起跟著《童星秀秀秀》節目組來探秘吧! 5月21日-22日,由杭州華亞影視集團主辦,寧波嘉視影業傳媒有限公司協辦的《童星秀秀秀之匠心記憶》節目帶著小藝員們來到了保國寺古建筑博物館。 拾級而上,蔥蘢古木叢立石道兩旁,路過仙人橋和靈龍泉,孩子們駐足觀看,對所謂的“仙人”和“靈龍”充滿了好奇的想象。來到石碑前,保國寺的講解員阿樂老師告知孩子們石碑的來歷:保國寺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浙江只有三處入選,另兩處是六和塔、岳飛墓。 保國寺建于靈山南麓山坳的臺地中,三面青山環抱,寺院整體布局坐北朝南,主體建筑沿中軸線分布,沙盤所處位置是寺中第一間大殿——天王殿,走過天王殿,看到一汪水池——凈土池,水池后面就是北宋大殿了。凈土池水質清澈,大旱不涸,洪澇不溢,在古代還具有“消防”的作用。小藝員們與凈土池的鯉魚、烏龜打過招呼,終于來到了今天的重頭戲——北宋大殿,這是江南地區保存最完整、歷史年代最久遠的建筑。 整座大殿的木構建筑未用一枚鉚釘,全靠各部位鑲嵌而成,而整個殿堂屋頂的重量就有50余噸,你敢相信嗎?通過5米高的升降梯,孩子們到達北宋大殿天花層,看看千年前留下的精美紋飾,發現遺留的色彩,想象千年前建筑的精美與華麗。“扶搖直上對話千年大殿”,這是一種探訪,更是一種致敬。 關于“蟲不蛀,鳥不入,蜘蛛不結網,梁上不積塵”的千古謎題,阿樂老師為此解釋道:這跟保國寺所用木材——檜木有關,檜木結構精密堅硬,內部含有一種可以驅散蚊蟲的特殊功效。孩子們躍躍欲試上前去聞檜木的氣味,有的表示“香香的”,有的則說“臭臭的”。 保國寺保存至今,原材料堅固是一方面原因,建筑結構也是非常有特色。中國古代的木構建筑,哪怕將墻拆除,也不會倒塌。這歸功于一種叫做“斗拱”的特殊結構。連接斗拱的,是一種叫做榫卯的連接方式。那么斗拱和榫卯是如何在保國寺建筑中發揮作用的呢? 為了讓孩子們對斗拱、卯榫有更深入的認識,大家先在電子體驗屏組裝了一些建筑結構,后又化身小小建筑家,小組分工合作,合力拼建一個宋式五鋪作模型,它真實還原了大殿其中的一組斗拱。在孩子們的齊心協力下,1:1的宋式五鋪作模型搭建完成,嚴絲合縫的仿佛從未拆卸過。 剛剛搭建了一個“大家伙”,孩子們開始親自動手組建保國寺建筑小模型,一個個小零件,一片片小木板,層層疊加拼好,組成斗拱,一起感受玩轉斗拱的魅力。孩子們專注的神情成了保國寺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今天的我們都是小小建筑家! 保國寺之行,孩子們欣賞了千變萬化的斗拱、精妙絕倫的藻井、稱奇道絕的柱子,聆聽了千年古建遺存——北宋大殿背后的故事。在有著千年歷史的保國寺,孩子們以親身實踐感受中國傳統古建筑的魅力。這讓自小生活在鋼筋水泥建成的鋼鐵森林的孩子們在動手動腦、體會匠心的同時,也領略到了樹木之美、自然之美、建筑之美。希望孩子們能弘揚傳承匠藝精神,茁壯成長,將來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