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生產力的驅動下,傳統的物業公司開始逐步規劃數字化轉型升級,物企的核心競爭力已從過去單純的管理服務轉變為科技實力、數字化管理等。提升新的核心競爭力,不僅能帶來品牌口碑的提升,也是重構組織機構的關鍵。 為什么要重構組織機構?其帶來的優勢與價值在哪? AI、AIOT、大數據等新型數字生產力的出現,帶來了一些廣為人知的變化:一方面,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提高,減少了對人力和經驗的依賴,實現降本增效;另一方面,技術推進服務向集中化、標準化邁進,在保證物業服務質量的同時,提升了客戶的滿意度。 然而,在目前的數字化進程中,企業實際取得的成效并無達到理想的預期。截至2020年6月末,上市物企雇員總數已達32.6萬人,較2019年末增長11.7%,員工成本為117.9億元,占總成本的62.4%,比例逐年攀升。 另一組數據,2018-2019年,上市物企中大多呈現了人均服務面積較明顯的負增長,原因是企業在收并購帶來面積增長的同時短期拉低企業的服務效能,即人員變動幅度要大于規模的變動幅度,反映出人員服務效率不高、管理半徑短等問題。 而這均是在各企業為提升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裝備了大批諸如智慧門禁、智慧停車等智慧系統后仍然暴露的問題。 其核心問題就是在數字生產力的推動中,相應的生產關系并無隨之改變,仍然是以傳統的方式面對新型的管理,反而限制了轉型效果。 非住領域數字化物業管理服務商-愛物管認為,數字物管時代的生產力需要數字化的生產關系與之匹配,兩者相匹配才會促進服務效率的進一步提高。 愛物管基于AI、AIOT與大數據,建立了國內首套非住物管數字服務標準,通過行業核心算法,實現了工作指標的量化。如今已擁有44套標準庫存,能覆蓋物管4個工種、5類業態。 通過數據采集技術、算法等系統核心能力的組合,愛物管獨創了一套勞務自動計薪系統。通過該系統,愛物管用2個人即可管理1個區域,替代了70%的項目管理人員及90%的區域、總部管理人員。 基于自動計薪,愛物管為客戶提供以“崗位工時”為核心的勞務付費方式,通過 “多勞多得”的激勵機制,讓一線藍領獲得了25%的平均收入提升,為項目提升了40%的服務效率,并降低了85%的人員流動率。 在大數據生產力下,愛物管通過重構物管的組織架構,為客戶實現了顯著的人效提升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