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企業怪獸充電最近向美國證監會遞交了招股書,準備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EM”,也就是Energy Monster的簡稱。值得一提的是,這家公司在申請IPO之前,剛剛完成D輪融資。 公司招股書透露,其D輪融資于今年初完成,由阿里、CMC領投,凱雷CGI、高瓴、軟銀亞洲跟投,融資金額超過2億美元,這也創下了共享充電領域單筆融資紀錄。 阿里巴巴領銜的戰投,加上隨之而來的戰略合作,或許能幫助怪獸充電完善業績增長邏輯,進一步甩開競爭對手。? 阿里生態堅強后盾,化解行業痛點 ? 與阿里巴巴本地生活達成戰略合作,是怪獸充電在科技消費領域全新布局的重要一步。 雙方 將進一步探索科技消費領域的更多可能,協同旗下資源,圍繞“商圈、辦公圈、生活圈”開展大量基于LBS(基于位置的服務)活動,一方面是拓展用戶數量,另一方面將生態相互融合。除了讓運營變得更加流暢,怪獸充電也勢必在更加豐富的渠道幫助下,在面對POI興趣點,可以簡單理解為應用場景,例如商場中的商鋪等等時議價能力得到提升。 回望2017至2018年,共享充電寶賽道經歷了激烈洗牌,市場上只剩下“三電一獸”。可即便在這樣的激烈競爭之后,共享充電寶行業洗牌還遠沒有結束。 時間來到2021年,整個市場已經內卷,盡管拓展的應用場景很多,但玩家之間優質POI之爭早已白熱化。 內卷之新“常態”下,規則已經十分清楚——擴大規模、建立生態、獲取資本支持,才能脫穎而出。共享充電寶行業需要豐富盈利模式,以減少POI對成本的掣肘,構建或是融入商業某種生態,以進一步拓展市場增量,發掘商業價值,對抗行業內卷。 在新的競爭環境下,與阿里聯手的怪獸充電已經占得先機。 共享充電背后的資本角逐 共享充電發展到現在,已經過了行業玩家“圈地自萌”的階段,資本巨頭持續下注這個賽道 。 2020年4月,美團高調宣布再次入局共享充電寶。巨頭又想吃蛋糕,使競爭更加白熱化。美團保持著一貫的“激進”打法,給予商家“零投入”的措施。商家不需要任何費用,就能免費接入美團共享充電寶機器。此外,有商家反應,美團充電寶的使用對餐廳的曝光度和排名有影響,“不敢不用”,但美團對此予以否認。 一年過去,雖然行業格局保持穩定,但“狼來了”的美團充電寶仍是行業不可小覷的一股力量。 與美團風格不同,阿里一向側重通過資源互補發展新業務。要想在共享充電的賽場獲勝,對阿里而言,選擇合作伙伴是重中之重。在滲透率先行的早期競爭中,率先拿到了最大蛋糕的怪獸充電無疑就是那個“最優解”。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行業報告,怪獸充電2020年以34.4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截至2020年12月31日,怪獸充電在中國超過1500個地區擁有超過66.4萬個POI興趣點,向市場投放超過500萬個移動電源,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共享充電運營商。 ![]() 2021年1月,阿里以16.5的持股比例成為怪獸充電IPO前最大的機構股東,正式宣告阿里加入共享充電的戰局。 巨頭的下場,一方面證明共享充電寶行業已經步入正軌,并沒有因為共享經濟退潮而失去自身的潛力;另一方面也表明雖然共享充電寶行業看似沒有門檻,但卻已經不再是小玩家可以隨意染指的市場,行業格局難以撼動。? 蓄勢待發的怪獸充電 怪獸充電已率先赴美遞交招股書,作為賽道第一股,公司必將最先享受緊盯共享充電行業的資金帶來估值溢價,有利于公司后續價值發現和股權、債券融資。 從公開資料上看,怪獸充電早已邁入獨角獸行列。 2017年,獲得小米、高瓴、順為、清流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同年7月完成億元A輪融資;同年11月再次獲得近2億元的A+輪融資。 2018年12月獲得3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 2019年12月,怪獸充電再次獲得來自軟銀亞洲、中銀國際、高盛、云九、高瓴、順為、尚珹、干嘉偉的5億元C輪融資。 本次的D輪融資也是共享充電領域迄今為止,獲得的最大單筆融資。 如果說通過今年完成的D輪融資、與阿里本地生活的戰略合作,能夠在下一階段競爭中,為怪獸充電帶來商業生態、資金支持、提價能力等多重優勢,那么接下來幾年,共享充電寶賽道商業格局就非常清晰了,關鍵要看主要玩家及其背后的生態、資本、模式之間,如何開展博弈。 怪獸充電創始人蔡光淵認為,公司未來至少還有10倍空間,怪獸充電正在規劃打造一張“無所不在的共享充電網絡”,覆蓋更多城市,滲透更多場景,讓用戶的“美好生活永不斷電”。 擁有阿里巴巴生態和資金作為后盾,怪獸充電顯然信心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