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品時代到用戶時代,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得重新定位,你是做產品代理人還是用戶代言人?你是傳遞價值還是創造價值?你是產品平臺還是流量平臺? 自古以來,商業從未改變,要么賣流量要么賣產品,定義自身前?我們先來看看農牧電商的形態: 以龍頭企業為發起人的電商平臺 如:大北農的農信互聯,正邦集團的小牧人電商平臺等等,他們既想賣產品“自衛”又想賣流量賺錢,結果有點不盡人意...... 媒體發起的電商平臺 如豬E商城、金豬商城等行業電商平臺,本來他們是賣流量的,但全媒體時代,無法聚焦客戶,有的無法抵擋誘惑,也賣起了產品,學京東天貓,賣流量和自營產品并重,結果,也漸入迷途,動能不足..... 自建企業產品銷售平臺 他們中也不乏成功者,如:英美爾、北京澤牧久遠等,他們前期通過電話影響及多平臺合作及線下技術推介也殺出了一條血路,成為行業“效仿”的成功者,他們是先行者,獲得了先發優勢,后來者效仿不一定能成功,建議做好自身產品后,多平臺合作,及尋找低成本的流量洼地,如抖音及BAT的短視頻平臺... 特色電商平臺 如新晉電商平臺:拼多多、為豬商城等,拼多多迅速成為電商前三,估值300億,為豬平臺運營第一個月,就有100多個線下服務網點,從他們的slogan:一起為豬,物美也能價廉,可以看出他們已經搶先一步,開始從產品代理人轉向用戶代言人 用戶代言人就是從幫企業賣產品變為幫用戶買產品,從“零售”變為“零買”!那么,轉身成為用戶代言人,有哪些方式?用戶有哪些痛點、癢點、爽點?你抓的到? 反向定制 用戶直接下單的去庫存的模式即C2F模式 從計劃經濟時代千人一面的產品到如今的個性時代,每個客戶都有獨特的需求,現在我們行業的很多企業都已經用過這個模式,如同一區域內的豬場去大的飼料企業定制飼料,這也是目前很多飼料企業去產能的好方法,電商也是,如必要商城,給那些追求品質,但不愿意高價買單的客戶,集合訂單讓一流工廠定制產品,為豬商城也是集合用戶需求,為養豬人反向定制高品質產品,到達:物美也能價廉! 團購(集采) 不論任何市場,都有不同的消費分級和產品需求,永遠有追求高品質的也有追求低價格的,那么,如何讓消費者和企業都合算?企業想多賣,消費者想優惠,能否集合買家找賣家優惠?從產品等需求到需求找產品,互聯網的本質是連接,平臺就成了傳說中的:砍價師,如線上的:拼多多,線下的美國超市:cosco及社群電商,很多都是這種模式... 滴滴打車瓜子網等等也是用戶代言人, 多元服務平臺: 如:亞馬遜、阿里巴巴等巨頭,如亞馬遜在成立時就開通了用戶評論功能,形成了三大支柱業務:以用戶為中心的Prime會員服務,開發的第三方賣家服務,以及創新并可長期產生效益的AWS云服務,阿里巴巴也是,有京東自營、第三方賣家和阿里云服務,有了這些,用戶的選擇就越多,壓價權也越大....... 一切商業的起點都是消費者獲益,新技術及新模式必將影響整個農牧行業,農牧電商也是如此,必須背靠技術,著眼客戶,從消費者利益出發,方能互利共贏,價值同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