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為企業“數字化”按下加速鍵,如今企業數字化轉型從企業增值選擇變成業務剛需。當企業意識到數字化轉型將是中國經濟未來最大的一波紅利時,才紛紛發現,互聯網巨頭早已在數字化賽道“搶跑”。 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采購數字化一直以其敏捷響應、全網尋源、無接觸等特點,成為了眾多企業復工復產物資保障的管理首選。如今企業采購數字化轉型積極性高漲,國內采購數字化供應商也層出不窮。但事實上,數字化采購遠不止是把交易轉移到線上那么簡單。 為了更全面地觀察中國采購數字化市場的行業生態,愛分析通過兩個月的榜單征集、深度訪談與調研,同時結合自身在采購數字化領域三年多的研究和調研積累,從甲方視角出發,根據綜合實力、歷史服務記錄(Track Record)、產品與服務、銷售與定價、客戶成功及產品戰略六個評價標準對采購數字化廠商進行綜合評價,推出了中國首份數字化采購榜單。 在這份榜單中,既可以看到京東企業業務、1688大企業采購等互聯網巨頭的身影,也可以看到甄云科技、友云采這樣專注企業市場的服務商,還有如找煤網這樣專注垂直領域的采購平臺。 一般來說,企業采購是S2P(source to pay)的采購流程,包含了不同的采購場景和采購模式,主要包括了生產性物資、非生產性物資及服務型采購三大采購類型,覆蓋了采購計劃、采購執行及采購履約三大環節。而根據業務內容的不同,采購數字化市場又可以分為采購系統、采購商城、招投標系統、報銷控費系統和電商平臺五個特定市場。 而在這五個市場中,采購系統能夠提供從采購計劃到履約交付的全流程服務,可用于企業的全品類采購。而從這個劃分中,中國采購數字化市場的格局也清晰地展現出來。在榜單前10位中有7家企業都是采購系統平臺,全流程服務已經成為市場發展趨勢。 具體到品牌來看,京東企業業務和1688大企業采購平臺都是電商出身的采購系統,常年對接企業用戶的經驗使得他們對于企業用戶的需求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而依托于京東與阿里這兩大平臺作為支撐,這兩大采購系統的產品及效能也在行業內遙遙領先。縱觀整個榜單,行業已經基本形成京東、阿里+其他企業這樣“兩超多強”的格局。 其中,京東企業業務以91.13的綜合評分位列榜單第一。京東企業業務憑借技術優勢,覆蓋了企業采購全品類、全場景、全客戶類型,而京東集團二十年的成熟零售基礎設施、27萬優質供應商資源和深耕七年對企業采購的深刻理解打造“京采云”采購方案,將需求管理、尋源招標、供應商管理、自助式商城、履約協同、財務結算“六大管理能力”集于一體,能夠高效完成多供應商的引入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并通過智能化采購分析幫助企業將采購需求和采購方案自動匹配。 而1688大企業采購平臺則以90.18的綜合評分位列第二,其可以完整地覆蓋企業采購中業務鏈條,適配不同管理系統下的實施環境,從工具、市場、服務三方面幫助企業實現采購數字化,還可通過與螞蟻金服、菜鳥物流合作提供供應鏈金融、物流協同等服務。 除了這“兩超”之外,其他的平臺也各有特色。如甄云科技的核心產品是一體化數字采購管理平臺甄采云,包括戰略尋源、敏捷協同和采購商城三大套件;友云采是國內第一家面向大中型企業的采購 SaaS + 生態服務的數字化采購服務平臺,主要服務于物料采購、間接物料采購、工程與服務采購三大場景。 如今,中國已經逐漸進入“后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形勢以及供應鏈的變化對于采購數字化市場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成長契機。這也對企業數字化服務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體服務水平將直接影響企業是否能夠抓住這一波新紅利。在“新基建”的大趨勢之下,中國采購數字化市場的未來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