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赴遼寧省三市多地“尋振興之道 踐紅色基因”國情社情調研寒假社會實踐團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東北作為全國工業基地,被譽為“共和國長子”,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東北漸漸地失去了往日的榮光。習總書記曾說:“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已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國家要加大支持力度,東北地區要增強內生發展活力和動力,精準發力,扎實工作,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 本實踐團從此出發,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為目標,結合“脫貧攻堅戰”、“遼中南城市群建設”的時代重點,趕赴沈陽、大連、營口三地,三點一線地完成調研、走訪。 走企業?尋發展 實踐團隊先后前往大連美天測控系統有限公司、中航工業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沈陽石蠟化工有限公司、沈陽市農業科學院、中國銀行遼寧省分行、營口鼎紅國際水世界、營口昌盛塑料袋廠進行走訪調研。調查范圍涉及央企、國企、民營企業及政府機構下設單位,探究在整個東北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不同企業的轉型升級以及應對措施。從與企業領導的談話中,我們了解到,創新與人才是第一驅動力,唯有從根源解決這兩個問題,才能實現全面的振興。 (實踐團隊前往工廠) 攜板凳?實調研 旅游業的發展可以反映一個地區的經濟實力,也是帶動地區發展的重要因素。實踐團深挖板凳精神,攜帶板凳,實地調研走訪營口與大連兩個地區,親身感受不同地區旅游業的發展,橫向比較城市與鄉村旅游業發展的異同,同時探究鄉村旅游業是如何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為了將“板凳精神“落入實處,實踐團成員在實踐過程中利用攜帶板凳的便利,在實踐地第一時間坐下來展開討論,整理實踐成果,確保得出最準確、最高效的結果。 訪農村?謀小康 調研企業之后,實踐團隊前往遼寧省營口市鲅魚圈區雙臺子鎮。該鎮在政府的正確指導下,成功地摘下了貧困縣的帽子。實踐團隊與鎮政府有關人員進行交談,了解脫貧之道——村民們利用雙臺子鎮豐富的地下溫泉資源進行創業,形成了獨有特色的溫泉旅游經濟體系,溫泉、農家院等等產業于一體,加速了村民們走向小康的步伐;實踐團隊還采訪了青年創業典型,在采訪中了解創業的艱辛。為了真正了解到脫貧攻堅戰的效果、質量,實踐團隊走進居民家中,深入、走訪、調研農村的收入情況、扶貧政策、生活質量,確保得到第一手的信息資料。 (實踐團隊在討論調查結果) 牢初心?爭朝夕 2020年是決勝小康的重要時間節點,也是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要時間節點。如今,隨著營商環境、投資政策的不斷改善,東北這一“共和國的長子”定能重新煥發昔日的榮光,真正地做到“長子情懷、忠誠擔當、創新實干、奮斗自強”。而老百姓的生活也是隨著經濟的變化而變化的,“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相輔相成的。實踐團隊希望以本次實踐為起點,真正地做到深入、走訪、調研,扎根家鄉沃土,不忘初心,在接續奮斗的路上,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