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亞太區網絡安全峰會在柬埔寨暹粒市召開,卡巴斯基實驗室展示了網絡空間中的巴爾干化——即互聯網的分隔化可能帶來的網絡安全風險。 一年一次的亞太區網絡安全峰會,今年的會議上公司的資深研究人員和管理層將向來自該地區11個國家的記者展示關鍵的網絡安全問題。這次會議為期四天,主題為“巴爾干化:安全不應被孤立”,會議將突出強調互聯網的去全球化可能帶來的風險,同時將介紹亞洲相關國家的網絡威脅整體趨勢。 “正如我們的首席執行官尤金·卡巴斯基所警告的那樣,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無國界的數字地球村烏托邦即將結束。不同的國家都在建立自己的區域網絡護欄,最初的自由互聯網正在被分割成獨立的在線國家,而這樣做可能會讓個別國家收益,但對于旨在全球范圍內傳播網絡威脅的網絡罪犯來說,無疑是一張王牌,”卡巴斯基實驗室亞太區董事總經理Stephan Neumeier說。 為了提供全面的亞太地區當前網絡安全狀況,三名來自卡巴斯基實驗室全球研究和分析團隊(GReAT)的精英網絡安全專家將重點介紹在該地區監控到的最重要的在線攻擊。 今年峰會的主角為卡巴斯基實驗室亞太區全球研究和分析團隊總監Vitaly Kamluk,他將根據自己從事惡意軟件分析13年的經驗以及改變網絡安全環境的當前法律和趨勢,揭開未來互聯網的神秘面紗。 “我們每天檢測到的最新惡意軟件在數量、復雜性和覆蓋范圍方面逐年增加。互聯網的未來非常脆弱,隨著很多國家增強自身防御,我們將迎來巴爾干化。但是,分割化并不是我們面對未來互聯網威脅所需的盔甲。要記住,一個分裂的世界更容易被征服。我們需要合作、協作和互相信任,以有效地挫敗那些無視地緣政治邊界和國界的網絡罪犯,”Kamluk警告說。 卡巴斯基實驗室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尤金·卡巴斯基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巴西和德國等國家正在考慮,或者可能已經開始啟動建立獨立的互聯網,其中涉及打造與互聯網隔離的平行網絡,用于高度的機密通訊。 除了這些,還有一些國家也正在制定政策,要求Google和Facebook等全球科技巨頭將其數據中心轉移到當地,以遏制外國間諜和海外數據入侵。 卡巴斯基強調全球出現的巴爾干化和保護主義策略的推行除了讓網絡罪犯受益外,不會對其他人有好處。 除了對互聯網的未來進行重要的辯論之外,基于韓國的卡巴斯基實驗室高級安全研究員Seongsu Park將詳解亞太地區國家面臨的復雜的同時又臭名昭彰的敵人:Lazarus威脅組織。Park將詳細介紹這種臭名昭彰的使用韓語的高級可持續性威脅(APT)發動假冒的供應鏈攻擊傳播Windows甚至MacOS設備惡意軟件的攻擊行動。 卡巴斯基實驗室全球研究和分析團隊安全研究員Suguru Ishimaru將分享用于分析安卓惡意軟件的方法,還將揭示被稱為Roaming Mantis的手機惡意軟件的最新活動情況。其幕后的攻擊者以獲取金錢為動機,在今年早些時候成功通過DNS劫持,感染了大量韓國、孟家拉和日本的安卓智能手機。 為了突出卡巴斯基實驗室在網絡安全行業對可信任性和誠信性所做出的最新努力,卡巴斯基實驗室公共事務副總裁兼CEO辦公室負責人Anton Shingarev將在峰會上詳細介紹公司的全球透明計劃。 除了公司的高級網絡安全研究員以外,卡巴斯基實驗室亞太區董事總經理Stephan Neumeier以及卡巴斯基實驗室全球企業傳播總監Alejandro Arango也將出席此次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