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已圓滿收官,10月8日,百度地圖再度登陸央視《新聞聯播》《晚間新聞》等節目,用地圖大數據為假期文旅業復蘇與消費潛力釋放提供了真實注解。從節前的出行預測報告,到貫穿“十一”全程的實時大數據,再到節后出行盤點,百度地圖大數據見證了后疫情時代首個黃金周的國民出行百態,并已成為媒體報道及公眾出行的必要參考。 據10月8日的《新聞聯播》《晚間新聞》節目報道指出,百度地圖大數據顯示“十一”期間,全國各大購物中心人流指數飆升,商圈附近路況圖都出現了“紅色”擁堵,“買買買”成為眾多消費者的一大選擇。與此同時,《晚間新聞》節目還引用了百度地圖路況大數據,指出在9月28日至10月7日,全國高速平均擁堵里程較歷史同期上升76.3,自駕游成為假期中許多人選擇的出行方式。據了解,百度地圖開放了“節假日出行儀表盤”、“中國主要城市實時擁堵排行”等數據平臺和熱力圖,可提供全國主要城市、高速、景區、交通樞紐、購物中心、游樂場的路況與人流指數數據。 (圖示:央視《晚間新聞》報道引用百度地圖購物中心大數據) (圖示:央視《晚間新聞》報道引用百度地圖高速路況大數據) 不僅如此,百度地圖針對“十一”假期提供的貫穿節前、節中、節后的權威出行大數據,此前也獲得了媒體的廣泛關注與報道。假期開啟前,百度地圖發布《2020年國慶amp;中秋假期出行預測報告》,涵蓋全國人口遷徙、高速、景區、天氣等全方面出行提示,成為“十一”假期的出行風向標。這一《報告》獲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晚間新聞》《新聞30分》等節目引用,并在假期中不斷得到印證。 (圖示:央視《共同關注》報道引用百度地圖出行預測報告) 自駕賞美景、購物似過年……通過百度地圖的多維大數據,“十一”黃金周中豐富多彩的休閑活動和消費市場的回暖趨勢更加明顯。大數據正在滲透進人們的日常生活,為公眾出行指引方向。如今,百度地圖作為國民信賴的權威出行平臺,真正將出行大數據多緯度、立體化的帶入公眾視野,釋放出地圖大數據的強大勢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