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路線圖》在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2021年度會議上正式發布。隨后,作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路線圖》的重要參與者,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李喬、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院長助理、副研究員,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青年委員會秘書長倪俊、東風悅享科技有限公司CEO李凱接受了媒體采訪。 《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路線圖》于2021年1月18日啟動編制,得到了行業內眾多企業和專家的高度關注與廣泛參與。通過聯合行業力量,共同梳理重點應用場景、組建編制團隊,形成13個專題編寫組,結合行業內90余家單位、140余位專家的寶貴智慧,按照不同場景方向共同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發展路徑研究。 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李喬 從全球以及我國的產業發展進程來看,相關技術快速演進,智能網聯汽車已進入道路測試常態化運行、示范應用多點開放的新階段。李喬介紹說:“《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路線圖》旨在系統梳理國內外智能網聯車輛在不同特定場景、不同行駛區域內的應用現狀,剖析產業化過程中所面臨的諸多問題,探索切實有效地實現路徑,促進多場景自動駕駛技術示范與商業化應用?!?/p> 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院長助理、副研究員,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青年委員會秘書長倪俊 《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路線圖》對整個汽車行業向智能化發展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它系統梳理了我國主要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場景,分析了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發展現狀與趨勢。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梳理不同場景下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所面臨的核心問題與挑戰及面向2030年的創新發展目標,提出創新發展實現路徑。以期為我國汽車產業緊抓歷史機遇、加速轉型升級、支撐制造強國建設、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指明發展方向,提供決策參考。同時,在智能化發展過程中,離不開專業技術人員的支撐與保障,對此,倪俊說:“從學校方面來看,主要任務還是為智能汽車行業持續培養高級人才,同時盡可能多的探索前瞻技術,并把它工程化、產業化,甚至是商業化?!?/p> 此外,《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路線圖》研判,到2030年,智能網聯汽車各類場景應用將覆蓋我國主要城市,成為交通運輸重要組成部分,逐步形成商業化運行;汽車與交通、信息通信等產業深度融合,新型產業生態基本建成。李喬認為:“智能網聯汽車是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實現融合的關鍵節點與抓手,通過智能網聯汽車不斷擴大應用,與各產業之間有機的、深入的融合,可有力帶動我國科技創新、智能制造和相關產業全面發展?!?/p> 值得注意的是,在功能型無人車輛方面,末端配送、環衛清掃等功能型無人車輛已經具備眾多測試應用試點,未來將進一步擴大應用規模,在全國主要城市形成多樣化智能網聯功能型服務。倪俊認為:“功能型無人車應該是未來智能汽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未來的智能交通當中運輸、物流、接駁、巡邏等等任務都應該是無人車替我們完成,也就是說車輛的內涵發生了一個重大的變化,從傳統的運載工具演變為執行多功能任務的智慧載體,所以不是傳統汽車的演變,而是一種完全新形態的地面執行任務的運載工具。” 東風悅享科技有限公司CEO李凱 《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路線圖》針對不同場景預期發展目標,梳理實現路徑,重點梳理不同場景下的功能定義、法規標準、測試等方面需求,進一步為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產品管理形成有效參考。面向未來,李凱說:“城鎮道路將為智慧汽車提供專用道路,人車分流,促進智能化、生態化的城鎮發展。汽車形態也將發生重大改變,由傳統汽車向智能化多用途移動機器人發展。當然,端-管-云-平臺相結合的四層架構也將推動移動服務,公共服務共享化、產品創新和商業變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