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十而已”電視劇火爆全網,今年,也是袁彥濤的而立之年,斬獲公司優秀工程師稱號的他,依然始終保持執著追求、頑強進取的精神,在實踐中鉆研技術,在工作中增長才干,他的三十歲,沒有千帆歷盡,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他始終堅信,努力,才是人生該有的態度。 以身作則 在現場奔波一整天的他,回到辦公室從不休息,或是坐在電腦前整理白天的數據資料,或是組織技術員們討論施工方案,對照施工圖紙,詳細記錄有爭議的地方,總結歸納意見,給設計反饋可行性建議,常常在深夜還能透過窗戶看見他忙碌的身影,“能看見袁總工回宿舍的就只有月光了。”項目經理劉勝強笑稱道。 天微微亮,昨夜凌晨歸來的袁彥濤便洗漱完畢邁向了工地,如何優化項目斜柱模板交叉位置切割的問題一直縈繞在他的心頭,自從工作以來,他就是一個心里裝不住事情的人,憋著一股勁一定要把問題解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他的常態。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深思熟慮,他放棄原先把切面形狀打印出來形成模板的建模方式,利用幾何學以及橢圓的相關定義,用三點確定一個平面的遠離,直接通過三個釘子和一條線的形式,確定斜柱切面,大大提高了工人原先切一點試一點的工作效率。日積月累的努力,也終究換來了回報,2018年8月,袁彥濤榮獲中國鋼結構協會科技獎二等獎。 言傳身教的袁師父 袁彥濤在開展業務工作的同時,也一直緊抓人才培養,他堅持把言傳身教作為帶徒原則。為了幫助新員工盡快上手,能將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袁彥濤將工作任務細化成清單,一人一事,事事負責,讓徒弟們自己挑起大梁,對自己的技術工作全權負責,從而使其在壓力中穩步成長。他還充分結合成長實際,為每一個徒弟量體裁衣、量身定做培訓內容,幫助他們從運用中體會、歸納、吸收。 他所培養點的3名徒弟,1人獲大區半年提前轉正答辯第1名,2人與老員工同臺PK并獲大區科技技能競賽2等獎。袁彥濤也榮獲了中建科工五星級導師榮譽稱號。 “一專多能”的質量“袁” 在成為技術總工之前,袁彥濤做過質量員、干過投標管理,對他而言,項目總工不能只是技術管理,更應該是項目最硬的“后臺”。在桐鄉全民健身中心項目,袁彥濤白天上工地指導技術,和現場施工人員討論現場問題的解決方法,晚上對項目質量管理工作提前策劃。 在項目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每次澆筑方量都比較大,一般均需連續澆筑好幾個小時,每次袁彥濤都堅守現場,直至混凝土澆筑完成。尤其是在頂板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他從混凝土的澆筑順序、澆筑節奏,到支架的監測、混凝土的振搗,直至收面及養護,他都全程嚴格控制,以確保工程安全質量。 2015年,袁彥濤榮獲 “上海市QC先進工作者”、項目榮獲“國家級QC成果二等獎”、“上海市QC二等獎”等榮譽。在兼職質量“袁”的同時,袁彥濤沒有忘記技術工作,積極收集施工過程資料,提煉核心技術,形成“混凝土框架-鋼吊柱施工技術”、“埋件式柱腳施工技術”等多項技術成果。 扎根一線 作為第一批90后,袁彥濤已經到了而立之年,三十而立還是三十而已,也是擺在袁彥濤面前的選擇,30歲的他,因為常年風吹日曬,皮膚變得黝黑,他卻說“黑皮膚才是成熟工程人的標簽”。 盡管遠離家人和繁華,他依然選擇8年如一日的扎根一線,日復一日的重復工作不僅沒有磨滅他的激情,卻還更加增添了他運籌帷幄的成熟魅力,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從未猶疑,無比認真,充滿自信。 他常說,努力,才是人生該有的態度,青春年華,就應該拿到風雨中去歷練,努力積累的人生經驗,才是最寶貴的財富。作為公司新一代優秀工程師,三十而立的袁彥濤選擇卸下勛章,緊跟公司戰略,到最需將士的一線去,到最艱苦的前線去,夢在遠方,路在腳下,技術”袁“永不止步。 堅守匠心精神篳路藍縷,玉汝于成。袁彥濤就像蚌腹經年累月打磨出的那顆珍珠,晶瑩圓潤,始終散發著溫潤的光澤。不需要外界給予的光環,也不會發出耀眼的光,只在時光里默默奮斗,自我滋養,潤澤匠心。 夜色越發的香醇,雨滴順著窗沿落下。技術部的燈還亮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