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隆重召開。京東集團宣布:“進博會”期間,以京東集團為主體預計直接簽約并采購近千億元進口品牌商品,包括米技、博西家電、虎牌、德龍、戴爾、馬蘭士等國際知名品牌,這是進口商品入華簽出首張高額訂單。 京東在經歷劉強東在美突發事件之后股價大跌,60天來,除案發初期劉強東現身京東集團“正常開展工作”和10月中旬亮相英國王室婚禮,幾乎所有重要場合和榮譽劉強東都缺席了: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沒有他,天津2018夏季達沃斯論壇沒有他,改革開放40年民營企業家百杰也沒有他,不過盡管如此,劉強東手上仍握有兩張王牌。 “他出身平凡、行事果敢,有時顯得魯莽,卻擁有獨到的戰略眼光,而且越來越表現出超越草莽英雄的潛質。十一年,昔日草莽英雄終成今日商業領袖,但越是接近成功,就越是感受到失敗的迫近,他沒有停下,他是劉強東”。這是美國《財富》雜志對劉強東做出的評價。 在京東發展過程中,劉強東做出了很多決定,其中最具爭議的就是京東自建物流。眾所周知,京東最開始是做傳統3C產品起家的,到了2004年京東開始涉足電子商務領域,正式開通京東多媒體網,當年就實現銷售額1000萬元人民幣。到了2007年,京東的年銷售額首次突破億元大關,達到3.6億元人民幣。但在2007年,京東投訴案件的70%來自于物流,其中就包括速度慢、貨物丟失或破損、快遞員態度惡劣等投訴問題。2007年之前的京東商品配送依賴于傳統快遞。由于京東主營手機、電腦等3C家電產品,包裹經常被偷、被調包,賠償問題對第三方快遞公司來說也很頭疼,從而不愿意接京東的快遞訂單。 劉強認為,利用當時的第三方物流無法徹底解決這些痛點,只能自建物流。對于京東商城的物流模式,劉強東表示要借助京東自建物流來減少物品的搬運次數。 但劉強東的這種做法遭到了投資人和同行的不看好,他們認為這種模式太重,是典型的燒錢行為。最終劉強東還是力排眾議,把京東物流正式拉上了日程。而伴隨著京東物流的持續擴張,投資拿地、建設倉儲、完善配送隊伍,都需要天量的資金。2011年,劉強東放言在3年內投資100億用于物流體系的建設,而京東第三輪融資的15億美元也投入到了自建物流中。 功夫不負有心人,從2007年決定自建物流到今天過去了差不多10年時間,其收獲也是滿滿的。京東是全球唯一擁有中小件、大件、冷鏈、B2B、跨境和眾包六大物流網絡的企業。截止2018年,京東在全國范圍內擁有256個大型倉庫,6906個配送站和自提點,已經運營了7個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亞洲一號”,京東自營配送覆蓋了全國98%的人口,將商品流通成本降低了70%,物流的運營效率提升了2倍以上。 而在2017年12月,劉強東也宣告了自建物流的正確性:京東物流已經實現盈利,收入規模接近300億元。就這樣,一直不被看好的京東物流,就這么逆襲了。在上個月,國家郵政局公布了2018年8月份快遞服務滿意度調查,京東物流以100分的成績位列國快遞行業的第一梯隊。 其實在京東發展過程中,劉強東還抓住了另一個機會,那就是京東金融,在巨頭林立的金融版圖中,京東金融一直以逆襲先鋒和后起之秀而著稱,在短短四年多時間就建立起了九大業務板塊——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眾籌、財富管理、支付、保險、證券,農村金融,金融科技,在公司金融和消費者金融領域 ,迅速確立了以科技服務金融行業的領先定位。 2017年,京東金融完成重組正式獨立于京東集團,京東金融的財務數據將不再納入京東集團的合并財務報表,獨立后的京東金融估值超過600億。 而最近胡潤研究院給出的京東金融的估值在3000億人民幣,此前還有知情人士表示:京東金融正在進行一輪募資。不過,京東金融隨后回應稱:“關于京東金融上市及融資、估值的新聞,該信息不實。京東金融目前沒有上市時間表”。京東金融到底什么時候上市我們不得而知,不過京東金融目前已經成為一個超級獨角獸的事實卻是不能更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