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我國的大型人才選拔考試,我們寒窗苦讀多年,就是為了能夠在高考當中考出優異的成績。讓自己從而能被心儀的大學錄取。不過每年高考時,都有都有新聞報道稱很多考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遲到沒法進入考場,從而浪費了自己高中三年的辛苦,只能選擇重新復讀一年。我們都知道高考考場遲到15分鐘以后就是不能進入考場參加考試的。很多人一直有一個疑問,為什么高考考試遲到15分鐘不能進入考場,遲到了15分鐘和30分鐘有什么區別,為啥就不能進考場了呢。所以,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這其中的緣由。遲到15分鐘以上不允許進考場的三條原因。 一、 防止作弊事件的發生 大家都知道,高考是一場公平公正的大型考試。監考制度很嚴格,就是為了保證考試順利的進行。然而在當今社會,通過高科技手段找出題目答案已經不算是難事,各種的作弊手段也算是層出不窮。即使是在極短的時間里,知道題目也能十分迅速的做出答案。而在考試分發試卷之后,就有泄題的可能,而一旦泄題,作弊也就不是難事了。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上百萬,如果出現了作弊現象,不僅會有失公平,也會引起混亂現象。所以,為了防止作弊事件的發生,防止考生把考試答案帶進考場,保證考試的公平性,國家規定不允許遲到15分鐘以上的考生進入考場。 二、 防止干擾其他學生答題 開考以后15分鐘,大部分的考生就已經迅速進入了答題狀態,而在這種高壓力的狀態之下,考生是特別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干擾的。本來高考場上嚴肅的氛圍,就很容易造成考生內心的緊張,其他人的一舉一動,都會對考生產生心理上的微小變動,若是太過緊張,很容易影響考生發揮出自己真實的水平。此時如果監考老師再讓遲到的學生進入考場,就會對靜心答題的學生產生干擾,這對于其他考生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為了實現最大化的公平,讓每一個學生的考試環境都相同,這條規定就順勢而生了。 三、 對學生本身的考核 高考的重要性是眾所周知的,它在高三生甚至社會中的影響力是巨大的,雖然小編對于“影響一生”這樣的觀點并不贊同,但是對于一般家庭的孩子,高考還是改變命運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如果一個學生在面對高考時都能遲到,那足以說明這個學生對于高考的不重視,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盡管很多同學深知高考的重要性,但每年仍然有不少考生出現遲到,忘帶身份證等考試證件現象的發生。也希望同學們能夠引以為戒,準時參加考試,既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會不辜負父母的期望。 在目前的社會,高考無疑是最最公平的選拔性考試,無論是相比與研究生入學考試還是其他各類社會性考試,其公平性合理性都是最好的。所以,同學們要在保持自己正常水平的基礎上輕松面對考試。人生是一場長跑,所以大家也不用耗盡全力,盡力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