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業界首次懂行人盛會,11月6日在蘇州舉辦的“懂行大會2020”是“華為懂行生態聯盟“對外一次集體亮相。在服務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華為將自身所擅長的ICT技術與生態伙伴的創新應用充分結合,聯合創造出更多的符合用戶需求、適配業務場景的解決方案,而通過對這些場景化方案的實際部署,用戶能夠完成業務層面的數字化轉型,從轉型中收獲業務效率的提升和更多的業務價值。 ![]() “懂行”最重要的是要理解行業業務,理解什么是“懂行”。在本次大會上,華為聯合十多家業內主流伙伴舉行了公共衛生信息化圓桌會議,與會嘉賓暢所欲言,對公共衛生信息化的現狀和發展進行了深入研討。華為中國政企醫療業務部總經理盛凱,在圓桌會議致辭中提到,新冠疫情改變了世界,“及時發現”,“精準防控”,“有效治療”,“快速復產”,考驗著醫療健康行業乃至全社會治理的水平。華為希望采用“平臺+生態”的模式來助力公共衛生領域積極面對數字化轉型的挑戰,通過華為云、管、邊、端的協同,向上聚合應用,向下使能數據,助力公共衛生管理實現“全聯接、全感知、全智能”。華為將與合作伙伴一起攜手,打造新生態,用創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共同驅動公共衛生管理模式的創新和數字化轉型,為“科技抗疫,健康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圓桌會議上,蘇州市衛健委副書記、副主任盛樂也高屋建瓴的分享了他對醫療健康領域“懂行”的幾點看法:首先是“行業”,“懂行”要懂你所在行業的本意,從原先的醫療衛生到現在的衛生健康,無論是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還是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等,都在大健康的范疇里。“懂行”要深刻理解相關的邊緣,懂銜接的機制;更重要的是要懂與周邊相關領域的銜接機制,比如大醫院因停車導致的周邊交通擁堵問題,這就需要突破我們原來的思想框架,才可能解決一些系統性的復雜問題。第二是“行列”,也就是構建行業生態圈;“懂行”要了解這個行業里有多少資源、多少人才、多少平臺可以來共同協作開展工作,要懂行業規矩規則,比如健康大數據生態圈。第三是“踐行”,“懂行”同時又是“懂行xíng”,指流暢可操作的機制、實際場景化的項目。第四是“篤行”,“健康中國”我們要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這個初心使命同時也是篤行,篤行是一種態度。第五是“行囊”,“懂行”要懂自己有什么裝備、要什么裝備,這一點很重要;要了解有幾個平臺,有什么樣的技術,沒有技術,行囊是不完整的,沒有平臺,行囊是做不大的,沒有資源,行囊毫無意義。這個分享與華為倡導的“深入行業,打造出匹配客戶需要的解決方案”不謀而合,與懂行的客戶共同實現價值創造,“打造‘懂行’價值循環,共贏行業新價值”,正是本次大會的主旨。 ![]() 在本次大會上,華為還聯合生態伙伴東華醫為、思創醫惠共同發布了智慧醫院場景化解決方案。同時在大會展區,華為聯合多家伙伴展示了智慧健康系列場景化解決方案。例如,來自安德醫智的AI影像輔助診斷系統,基于華為云強大的算力和Modelarts開放的算法平臺,可以更加高效訓練專病AI算法,實現精準醫療;來自維卓致遠的5G MR遠程手術示教系統,借助5G帶來的高速、低延遲聯接,能夠讓醫療教學更加高效和生動;來自華建數創專為醫院開發的醫院綜合運營系統,可以基于華為ROMA集成平臺,使能應用和數據,構建3D智慧醫院IOC方案,助力醫院精細化管理。 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總裁蔡英華在談及“懂行”內核時這樣表示:懂行的價值循環由價值發現、創新使能和持續運營共同組成,是從行業中來,到行業中去的價值閉環。要做到真正的懂行,華為及生態要經歷從響應“技術需求”到契合“業務戰略”、從“驗證模式”走向“使能模式”、從“交付式”到“體驗式”的三重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