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近年從國家戰略高度對“互聯網+醫療”的肯定和支持,遠程醫療產業獲得了快速發展。致力于遠程醫療服務的BMC+呼吸健康管理云平臺也迎來了大展拳腳的機會。 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慢阻肺,是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之一。因為這種疾病不可逆,所以患者基本上每發病一次,對肺部的損傷就會加重一次。目前全球慢阻肺患者達到2.51億,中國慢阻肺患者人數已經超過1億,40歲以上成人慢阻肺發病率高達13.7%。家庭無創通氣是目前治療慢阻肺的最主流技術。 北京朝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曹志新主任在慢阻肺等呼吸疾病形成機制、治療與管理等方面有著深刻的研究,他發現依托“物聯網”可以對慢阻肺家庭無創通氣進行有效的遠程管理。在BMC怡和嘉業10月18日舉行的新品發布會上,曹志新提到以家庭無創通氣作為慢阻肺管理切入點主要考慮三點: 其一,管理對象病情和疾病負擔最重,因為疾病的治療是剛需。其二,家庭無創通氣可以帶來確確實實的效果。研究證實,使用家庭無創通氣可以降低住院風險40%以上。其三,患者使用家庭無創通氣難度較大。一方面使用呼吸機需要幫助和指導,另一方面遠程管理可以保障患者用好無創呼吸機。 近年《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等頂層配套政策的先后落地,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5G技術等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讓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健康醫療智能設備等遠程醫療產業在“十三五”期間跑出了“加速度”,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要推進“互聯網+醫療”,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李克強總理強調,要發展“互聯網+醫療”,讓群眾在家門口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BMC+呼吸健康管理云平臺就是踏著這陣東風而來。曹志新表示,自BMC+呼吸健康管理云平臺從2015年上線以來,很多人已對其熟悉。10月18日,BMC怡和嘉業攜全新的BMC M1 Mini呼吸機以及多款新型面罩登陸上海。此次推出的M1 Mini呼吸機打破了以往常規化、模式化的樣式。設計更加人性化、體積更小巧,更加利于攜帶,擁有更多創新和時尚的元素。同時,面對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時,M1 Mini呼吸機還提供了手機調參體驗以及安全、可靠、易于管理遠程診療——BMC+呼吸健康管理云平臺。 曹志新表示,目前BMC+呼吸健康管理云平臺的運營可以解決三個問題,一個是家庭治療的費用,一個是住院期間無創呼吸機的管理,還有就是針對無創呼吸機的遠程會診。患者在使用BMC呼吸機的過程中,可以將治療數據上傳至BMC+呼吸健康管理云平臺,平臺可以實時監測并自動分析患者用機情況,自動發送異常信息報警提示,醫務人員也可以通過平臺幫助患者遠程調整治療參數等,大大提高治療效率。 “總體上在家里治療慢性病的時候,通過云平臺的治療節奏是比較好的。因為相對比較慢,允許患者對無創通氣治療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曹志新說到。雖然患者在家,醫生在醫院,但依托遠程醫療管理,就可以看到患者真實的身體數據。這是線上醫療帶來的優勢。 BMC怡和嘉業作為中國無創呼吸機領域產品和服務的領導者,創辦近二十年來,一直秉持“關愛到家”的企業宗旨,致力于通過自主創新為全球用戶提供睡眠呼吸障礙、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整體解決方案。目前,其主打產品包括無創呼吸機、面罩、睡眠監測儀以及BMC+呼吸健康管理云平臺。 最新發布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明確把“建設健康中國”作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之一。公報還提到堅定不移地建設“數字中國”。這些表述意味著,深耕呼吸健康遠程醫療管理服務多年的BMC+呼吸健康管理云平臺迎來了歷史機遇期,將大有可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