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的爆發加速了國內水產業的提質與洗牌,推動中國水產品加工產業的巨大變革正在加速演進。 10月28日,國內最具實力的遠洋捕撈企業宏東漁業到訪,雙方高層就遠洋捕撈產品的加工和銷售戰略合作展開了深入研討。這是集團自“海盜出擊”行動以來,開辟沙特蝦高端品類后的系列舉措,全面落實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宏東漁業蘭平勇董事長帶領團隊深入考察了集團的全產業鏈,高度評價了集團在品牌建設、食品研發、品質把控和全球銷售網絡等方面的成績,十分看好集團全渠道覆蓋和一大批優質客戶等優勢,饒有興趣地體驗了“豐收”和“美味”之旅。他表示,國聯水產與宏東漁業在產業鏈互補方面擁有天然的優勢,雙方建立戰略合作對于豐富國聯水產的綜合品類和提升宏東漁業的產品附加值具有積極的作用,對共同推動國內遠洋漁業和海洋食品加工業轉型發展具有廣泛的示范作用。 集團李忠董事長對宏東漁業在踐行“一帶一路”戰略中所做出的成績頗為贊賞,對宏東漁業在國內遠洋捕撈行業中所取得的地位表示祝賀。李忠董事長進一步指出,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和飲食觀念轉變,我國已成為當之無愧的全球水產消費大國,水產品進口量連年超越出口量,遠洋捕撈對于豐富健康水產品類和改善國民膳食結構的意義十分顯著,國聯水產秉承為人類提供健康海洋食品的使命,期待與宏東漁業建立全方位合作。 宏東漁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集遠洋捕撈、基地運營、冷鏈物流、水產加工、海洋生物、進出口貿易、水產品市場運營管理為一體的具有完整產業鏈的大型綜合漁業企業,年收入10億元。公司現有各類專業遠洋漁船及輔助船170艘,主要在毛里塔尼亞專屬經濟區、太平洋公海、印度洋公海、大西洋沿岸等海域從事遠洋捕撈作業,是中國漁船數量最多、捕撈方式最全、產品種類最為豐富、產業鏈最完整、實力最強的大型綜合漁業企業。 宏東漁業陳忠杰總經理陪同考察,集團總裁吳麗青和采購、研發、生產、銷售、投資等部門高管出席了座談。 券商分析指出,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相比鮮活水產品,加工水產品更為走俏。在疫情常態化下,這種消費轉型正逐漸成為一種長期趨勢。此外,消費需求升級背景下,新生代消費者對食品的安全性和高附加值有更高的期待。這些因素促成了當前各類以水產蛋白為核心的調理制品、預制菜品、休閑即食等深加工產品備受青睞。 戰略互補豐富遠洋魚種品類為做強深加工提供基礎保障 公司目前實現了從遠洋捕撈到粗加工分選切割再到銷售的產業鏈。同時對于低經濟價值魚類制成魚粉,高經濟價值魚類銷往歐洲或國內。 宏東漁業獨到之處還在于實現了既遠洋捕撈又在當地培養船員并開展初級加工解決捕撈地國家就業,成為我國落實“一帶一路”戰略的跨國合作典范。 湛江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創建于2001年,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水產品食品企業。公司以“為人類提供健康海洋食品”為使命,專注于水產行業的全產業鏈發展,以水產食品研制為龍頭,現已發展成為集“對蝦、羅非魚、小龍蝦、深水網箱”從“育苗——養殖——水產飼料——水產科研——食品加工生產——貿易”為一體的全產業鏈跨國企業集團。2019年公司年銷售額46億元,位居A股行業板塊上市公司第一名。 此次國聯水產與宏東漁業推進產業鏈互補式合作,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遠洋豐富魚類,并在產品研發創新、生產技術等層面為公司精深加工業務的做強做大提供了基礎性保障。未來隨著高附加值產品比重的持續增加,上市公司產品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產品整體毛利水平有望進一步提高,增厚公司業績。 因勢而行精深加工成為水產業發展新藍海 水產品市場是個天生高度同質化市場,其產品價值,特別是附加值低,越是生鮮食品,同質化越是嚴重,價格競爭極為激烈。所以深加工會成為水產品競爭的一個重要策略。對產品進行深加工,改變產品原始形態,將大幅度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使原來相同的產品變得徹底與眾不同。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水產品批發市場交易額為3577.73億元,占比95.71,而零售市場交易額則為160.28億元,占比僅有4.29。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水產品深加工率不足,鮮活和初加工產品均通過餐飲渠道進行銷售。面向C端零售市場的產品,要求產品標準化、價格透明化、口味多樣化,這依賴于精深加工技術的開發和普及。 除了上述市場因素,水產食品深加工也有著現實的客觀大環境要求。公共衛生事件下,消費者出于安全考慮,會傾向于選購深加工水產品,它們越過B端,通過電商、新零售等渠道,直接抵達了千家萬戶。 有水產專家解釋稱,從銷售渠道上看,隨著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常態化,消費者購物更多轉移到線上渠道。而水產品要走線上渠道,需經長距離運輸才能到達消費者,中間不可控因素很多,鮮活產品不可行,須是深加工產品。從消費方式看,居家消費變多,加快發展冷凍技術、保鮮技術、加工技術,讓多元化的水產品走進社區市場、商超,進入老百姓的菜籃子和餐桌,才能真正解決水產品的出路問題。 因此,對行業來說,面對今年的市場動蕩,很多水產企業面臨著深加工水平低下,難以有效抵抗市場風險等問題,顯的向產業鏈下游延伸顯的十分必要。當前,水產企業積極與加工企業、餐飲企業進行深度合作,研發初加工食材、深加工產品,甚至方便食品和即食產品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技術強勁深加工實力和研發能力行業首屈一指 作為國內最大的水產食品企業,國聯水產近年來公司持續加強研發驅動,緊緊圍繞蝦餃米面類、蝦滑類、調理類、火鍋類、魚類、裹粉類、休閑食品類等七大研發方向,推動精深加工,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并積極參與新品市場推廣,快速提升新品銷量,持續提升新產品的市場轉化率。 據國聯水產董事長李忠曾對外披露表示,根據集團業務規劃制定研發的五年發展規劃,公司將利用上海和湛江兩地的食品研發中心優勢,強力推動國聯產品的轉型升級,積極開展菜品創意、產品研發、食品工業化等工作,按照熱銷一代,研發一代和儲備一代的路徑,積極參與新品研發和市場推廣,打造一批如水煮蝦、蝦滑、小龍蝦漢堡等爆品,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持續提升研制類食品比重。 2019年9月,國聯水產智能化新工廠隆重投產,項目導入工業4.0的設計理念,引進了世界先進的自動化、智能化技術。是國內水產行業目前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生產標準最高的現代化智能工廠,擁有并規劃了多條精深加工海洋食品生產線。為此,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領導認為該工廠立意高遠,建設具有戰略性和超前性。 在水產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視的當下,國聯水產還率先在水產行業推行“2211”電子化監管模式,并通過HACCP、BRC、BAP等國際認證,公司實驗室擁有CNS認證,有效的保障了消費者食安健康。 通路保障全渠道能力可真實反映市場需求并實現營銷落地 據悉,國聯水產打造了國內水產行業最大的全渠道營銷能力。目前公司已經全面覆蓋了食品餐飲流通、電商及新零售、全國及區域等不同層級商超等渠道,在全球擁有7家世界500強和8家中國500強等大批優質客戶。同時,全渠道能力可以讓國聯水產的深加工業務實時洞察了解市場和各類客戶的真實需求,生產市場真正需要的水產食品。 在餐飲渠道方面,公司依托自身的研發能力,為客戶提供從菜品創意、食品研制、市場推廣到配送的綜合服務,成為海底撈、星巴克、外婆家、思念、三全等眾多知名食品、餐飲客戶的重要供應商。 2019年以來,國聯水產國內渠道下沉布局成效顯著,“八大區八大倉”向七省三市129個地級市推進渠道下沉,下游渠道穩定,擁有海底撈、外婆家、呷哺呷哺等長期合作伙伴。在此基礎上,公司抓住電商及新零售業務線上消費契機,通過精深加工實現產品升級,提升定價能力和盈利能力,促進線上線下融合,在主流平臺以外向社區團購、中石化平臺等私域平臺滲透,公司業績基本面得到有效保障,并為中長期增長提供蓄能保障。 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消費者對多元化、個性化產品的追求,以水產品為核心的調理制品、預制菜品、休閑即食產品等銷售市場不斷擴大。因此,推動深加工的產業轉型將成為水產企業提升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并有利于加快水產品一二三產業的有效鏈接,推動國內水產品全產業鏈建設。 國聯水產與宏東漁業聯手進行水產食品深加工,有效捕獲了市場演進信號,順應了水產業深加工潮流??梢哉f,國聯水產憑借全產業鏈品質把控能力和水產品精深加工能力,在宏東漁業豐富的魚種品類的加持下,勢必會為其供應鏈端帶來強大的賦能,形成巨大的市場推動力,有望迎來高速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