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蘊豐富——說到中國的中醫藥文化,由于它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所以其底蘊十分豐富。然而,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對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導致某些誤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長期以來,我們對中醫藥文化的研究與宣傳,力度很不夠,長此以往,無疑對中藥事業的繼承、發展與推廣是十分不利的。 中藥在中國古籍中通稱“本草”。我國最早的一部中藥學專著是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唐代由政府頒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唐代孫思邈編著的《《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集唐代以前診治經驗之大成,對后世醫家影響極大。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藥物經驗,對后世藥物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中藥按加工工藝分為中成藥、中藥材。 如今,隨著對中藥資源的開發和研究,許多民間藥物也歸入中藥的范疇。所以,中藥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動物礦物及其加工品,不論產于中國,外國均稱中藥。中藥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應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國自然資源及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特點。 看到中醫藥今天的發展,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中醫還要按傳統道路發展嗎”?在現代醫學的沖擊下,中醫藥陷入了被動的局面,因此我們更應該取長補短,利用現代醫學的長處,來補足傳統中醫藥的不足。 所以說,中醫藥一方面要注重傳承,另一方面還要注重創新,只有兩手都抓、兩手都硬,才會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在我是中醫傳承人當中,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當今的中醫人展示自身的技藝、絕技,也看到了中醫藥的傳承和發展。 今天帶大家來認識一下兩位中醫傳承人肖代兵、石憲康,肖醫師是全真教俞山派玉陽真人二十四代傳人,九天玄女派道醫傳人,玄門針灸創始人、永字門衣缽傳人,中國辟谷養生培訓高級講師,90年代初開始從事道家養生文化研究,先后師從民間隱士習練道門養生功法。特別是在中風后遺癥,乳腺增生,子宮肌瘤,有獨到的見地,深得患者好評。 肖醫師在廣州針灸講座 肖醫師向有志于中醫事業的同道寄語:“中醫人要自信,把內功修煉好,在造福更多百姓的同時,你的事業也會隨之發展。”其表示,中醫的道路很長,大家更加努力學習,深研古典,創新術能,更好地服務大眾,其愿把一生都奉獻給中醫事業。 2020年 肖代兵、石憲康 獲得中醫藥繼承與創新獎以及影響力人物 屆時百名大師,聚首羊城,群星璀璨,共商中醫藥繼承發展大計。與此同時,“第二屆著名中醫藥學家學術傳承高層論壇”也將在北京舉行。論壇邀請著名中醫藥學家和名院、名科負責人,以及科研院所等領導、專家,探討名老中醫經驗的整理、繼承方法,總結名中醫成才之路,介紹有關單位師承工作管理模式和經驗,以及名醫工作室和發揮中醫特色的經驗等。 此次頒獎大會由中華中醫藥學會、 中國醫學發展博覽會 聯合主辦 。 石醫師家住貴州省正安縣鳳儀鎮從小就跟師學醫,經過幾十年的刻苦學習,于1997年正安縣衛生局招考鄉村醫師,然后考取了個體醫師從業資格證,一直在家鄉從事中醫事業,為家鄉的父老鄉親解除痛苦,2015年到遵義市,在湯玉貴中醫老師的帶教下,2016年在遵義市匯川區醫學大聯醫院工作,由于醫術精湛2017年又到匯川區華達中醫院工作,在醫院工作期間受到院里的教授老師多次表揚,也同時受到患者的稱贊。石醫師擅長治療;腫瘤,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痛風,陽痿早泄等疾病。 石醫師說:為了患者可行萬里路,可涉萬水過千山,這是醫者仁心,這也可以說是中醫的傳統,在老師多年的行醫過程中,為貧民百姓治病,往往是出人出力出錢,這不是‘劫富濟貧’,而是中醫希望更多的患者都能獲得治療的樸素心愿。 出生于中醫世家的他不僅傳承了博大精深的醫術,同時也將懸壺濟世的“醫者仁心”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其曾在貴州乃至全國各地出診并遠程診療。其行醫數十年長期為病人上門服務,家庭困難的病人就免費治療。由于其刻苦鉆研業務,臨床經驗豐富,已治愈數以萬計的常見病、多發病、疑難雜癥。 千百年來,中醫在世人心中的印象,都是父父子子,師徒相繼,口口相傳,到了其這里,雖然是出身中醫世家,家學淵源,但其的中醫之路,卻不是簡簡單單的隨分從時,正如她自己的感慨,這仿佛是命中注定的人生,從醫10年,其并未像傳統中醫人一樣,滿足于坐鎮一方醫館藥廬,守著家族醫方傳承秘而不宣 這是一個市場化、產業化的時代,國家對中醫產業越來越重視。2016年2月14日國務院通過了2016-2030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傳統中醫如何躬逢其盛,既守住本心,又能應運而興、煥發新機?中醫的市場化,不在于金錢,這是中醫發展的最好時機。 畢竟,醫生不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人類健康的神圣的捍衛者。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不光要有精湛的醫術為患者解除病痛,還要擁有良好的醫德讓生命得以敬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