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過量吃鹽會增加罹患高血壓的風險。由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9)》指出,膳食鹽的攝入量過高與高血壓的患病率密切相關。食鹽攝入過多,是我國城鄉居民共同存在的營養問題,亟待解決。不僅如此,日前,由德國科學家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過量攝入食鹽還有可能導致過敏性皮炎。 德國慕尼黑理工大學領銜的科研團隊在《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上發表文章,文中提到,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人體T細胞作為免疫系統與病菌對抗的主力,能幫助人體抵御外界感染,但在氯化鈉的作用下會轉化成Th2細胞,誘發特應性皮炎等過敏性疾病。研究團隊還發現,過敏性皮炎患者的患處鈉含量較高,比健康的皮膚要高30多倍。 過敏性皮炎,想必大家也不陌生,這是一種慢性、反復發作的皮膚疾病,又稱特應性皮炎,在嬰幼兒時期表現為“奶癬”,并且可能延續發展到兒童、青少年時期、成人期,俗稱“濕疹”。常見癥狀包括皮膚發癢、紅腫等,瘙癢嚴重者會影響睡眠甚至成長發育,同時也有可能伴發哮喘、過敏性鼻炎等。 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皮膚科牽頭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僅1-7歲的城市兒童,特應性皮炎患病率已達12.94%,遠高于多年來國內報道的3.07%的患病率。之所以會有四倍之差,新華醫院皮膚科主任姚志榮教授分析說,一是因為過去對過敏性皮炎的診斷認識不足,二是由于社會和環境的變化。 隨著過敏性皮炎患病率的不斷上升,患者不斷增加,社會上也流傳著“過敏性皮炎治了也沒用”的說法。誠然,過敏性皮炎難以治愈,但并不是不可治愈。解鈴還須系鈴人,對于疾病,對因治療是根本之策。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國內外醫學界就過敏性皮炎的發生機制早已達成共識,即過敏性皮炎是遺傳、免疫、環境和微生物等多種因素促成的結果。 除去不可抗力的遺傳因素、可規避的環境和微生物因素,過敏性皮炎的發生與免疫系統失衡息息相關。腸道作為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有數以億計的菌群生活其中,調節著人體微生態的平衡。利敏舒益生菌通過將有益菌定植在腸道內,增加T細胞群的免疫應答,提高免疫系統的抵抗力,從而治愈過敏性疾病。 根據膳食指南的建議,在規律服用利敏舒益生菌的同時,人們也應該養成清淡少鹽的膳食習慣,不要太油膩,也不要太咸,不要攝入過多的煙熏腌制食品。少量吃鹽,健康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