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來就沒有什么歲月靜好 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每年的新春佳節 總有這一群可愛可敬的醫務工作者 他們缺席年夜飯 缺席與家人的團圓 堅守在崗位上 為領創大眾健康人生 護佑平安 默默奉獻 讓我們由衷地道一聲感謝: 你們辛苦了! 新年快樂! 手術室的春晚時間 徐東良 “患者,男性,30歲,轉移性右下腹疼痛近3天,明確診斷為‘急性化膿性闌尾炎’,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患者強烈要求繼續保守治療,怎么辦?”值班醫生謝偉匯報說。 按照醫療常規,病程近三天,并且患者強烈要求保守治療,醫生履行告知義務,繼予保守治療即可。 值班醫生繼續匯報:“患者體溫39℃,現在血象19×109/L多,腹痛加重。” “不行,目前趨勢有進展至闌尾穿孔、腹膜炎、敗血癥可能,你一定繼續做工作,我來安排手術。” 如安排手術,時間正好在晚餐及春節聯歡晚會期間,手術室醫生、護士能同意嗎?我心中犯嘀咕。先去手術室看看。拿著手術通知單,一進手術室,見楊龍醫生正在叫外賣,我訕訕地問道:“現在挺閑嘛?” “挺閑的?你不知道今天白天手術才結束嗎?無事不蹬三寶殿,有事請講!”“有一急診馬上能安排嗎?”聽說病情,楊龍立即回答:“重癥闌尾炎,馬上安排!” 病區護士抽血送檢、術前醫生與患者做工作及手術前談話、麻醉科彭國慶醫生和手術室周婷婷、王碩晗護士迅速從家中趕到手術室、患者進入手術麻醉并進入手術實戰中,短短40分鐘,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緊張有序進行。手術所見進一步驗證了術前判斷。 手術結束,楊龍醫生端起早已送到的晚餐,剛為享受“邊吃飯邊看春節聯歡晚會”的愜意而竊喜時,一則“一外傷患者由急診室直接入手術室,請做好術前準備”的電話又將楊醫生拉回手術間。 在合家歡樂、團聚的日子里,誰不愿意在家多陪陪父母、兒女?節假日,往往是醫務人員工作更繁忙的時刻,加班加點是常態,外人能有多少人能體會呢?為工作、為患者安康,醫務人員放棄了多少!試想如無平時的訓練、業務素養的養成教育,各崗位高度負責的態度,患者的病情可能有了不同的結果。 “地球不爆炸,醫護不放假,宇宙不重啟,我們不休息”這一句網絡語有點夸張,但多少鍥合我們句醫人的日常。“領創、領創”,按照我的理解,就是踏踏實實做事、不做花架子,做好健康服務每一件事。“患者利益無小事”應放在每一個句醫人的心中。 最后,用黨總支書記、院長周華新年寄語“用領跑和創享續寫更多榮光”共勉。 大年初一的搶救 這是一位多臟器衰竭患者,俯臥位加CRRT治療。發完圖片,ICU護士長彭曉就忙著寫搶救記錄了,她說:這是我管理的病人。 相伴除夕夜 呼吸科持續滿員。除夕夜,王萍醫生值班,王亞男醫生加班。供圖:金龍 急診戰壕 急診搶救,或許是醫院里最忙碌的地方。從踏入急診科大門的那一刻起,這里忙碌的景象早已將門外濃濃的“年味兒”隔離,如果將急診科室比喻成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那么急診科的醫護人員就是披著白衣戰袍的戰士,他們時刻經歷著生死時速的考驗。 把愛送到門口 大年三十值班的醫務人員不能回家與家人團聚,句醫大家庭為值班的句醫人呈上家一般的溫暖,食堂工作人員將熱乎乎的飯菜一份份送到醫務人員手中。(供圖:李曉天) ...... 看似平常的工作背后,卻是最深情、最執著的守護。在千家萬戶闔家團聚的背后,他們因為工作需要,必須堅守工作崗位,不能團聚在自己的家人身邊,而這正是千千萬萬醫護工作者們最尋常的春節過法——堅守崗位,默默付出,呵護萬千生命健康。 - END - 句醫文化 出品 | 原創作品 | 轉載請注明出處 策劃/審核:宋亞君 供稿/作者:徐東良 彭曉 金龍 劉海燕 李曉天等 編排/校對:句小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