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嚴,祖籍浙江文成,1945年7月出生于文成縣,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曾任主任醫師(退休),教授、中醫男科研究小組組長。祖輩4代從事內科中醫工作。1967年10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遼寧省著名中醫藥專家。2009年,被評為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屆“中醫大家”。 曾任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內科主任中醫師、中醫內科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名老中醫帶徒導師,國家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遴選的國內500名“中醫大師”之一。從醫50余年,擅長調理各種原因所致的男女不育癥及內科疑難雜癥如:多囊卵巢、月經紊亂、陽痿早泄、腎虛等。尤其擅長利用食療及外用中藥調理男科疑難雜癥。以精微的辨證施以論治,醫治無數病患。 李方嚴13歲習醫,22歲隨祖父行醫,30歲單獨行醫,39歲任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從事中醫相關工作五十余年,從事中醫高等教育三十多年。通曉中醫經典,諳熟方藥,臨證善于辨證施治,因證選方 ,因方用藥,是國內外著名的中醫專家。善治各種內科雜病、內科、兒科病證,以及各種疑難雜證,尤其對生育種嗣的研究方有較高的造詣。2006年,應國家衛生部派遣至阿聯酋迪拜為酋長阿勒馬克圖姆的夫人治病,取得良好療效,醫療威望享譽海內外。得到遼寧衛視與騰訊新聞的專題報道。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政策的開放,中國正面臨著大量的不育不孕癥和高危妊娠人群,因此李方嚴中醫師在對癥醫治中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1967年,迫于各種社會環境,22歲的他結束學校生活,回家跟隨祖父與父親繼續學醫。父親教讀《醫學三字經》、《藥性賦》、《瀕湖脈學》及《醫宗金鑒》中臨床各科《心法要訣》等,要求李方嚴熟練背誦。對《黃帝內經》、《傷寒論》及《金匱要略》等經典醫籍,亦選出部分重要條文,讓他熟讀,并參閱明、清以來重要醫籍加以理解。當其祖父與父親診病時,李方嚴則認真學習老人診療技術及方法,并負責司藥,對飲片的加工炮制、丸散膏丹的制作,藥材質量的優劣及真偽鑒定的一般知識,均需掌握。此外,李方嚴還對本地所產中草藥之俗名及植物形態等都很熟知,經常介紹給病家自采自用。這些都為李方嚴后來獨立應診和進一步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后期的獨立從醫經歷中又不斷的改良祖輩的調理方案,尤其對食療有較深的研究并取得非常好的療效。 李方嚴中醫師曾多次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上海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上海同濟大學、廣州暨南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遵義高等醫專、深圳市中醫院、江門市五邑中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廈門市中醫院邀請講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并批準在遼寧沈陽舉辦了兩期全國性的“李方嚴教授臨床經驗研討班”。此外,受湖南省中醫學會邀請,先后赴株洲、衡陽、湘潭、常德、永州、郴州等地市中醫學會講學。2008年受香港 田家炳基金會邀請,以大陸杰出學者身份赴香港浸會大學講學,聽課對象為全港注冊中醫師,李方嚴淵博的學識令全體聽眾無不折服。他的講學始終貫通經典,立足臨床,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凡其講學之處,無不引起一致好評,產生了強烈的反響。李方嚴今已培養研究生、博士生和帶徒80余人,其中大部都已成為中醫的業務骨干。一代名醫,更是一代名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