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國家“雙減”政策落地,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11月22日,“尋找未來學校”——區域智慧學校建設與應用經驗交流系列活動第七站走進湖南長沙。本次活動由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主辦,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中小學專業委員會承辦,長沙市長郡雙語洋湖實驗中學協辦,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全程提供技術支持。 出席此次活動的有,原中央電化教育館研究室主任、原中小學專委會主任陳慶貴;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大區總經理俞仁忠;湖南省智能課堂與教育大數據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中南大學副研究員胡超;湖南省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學數學教研員唐亮;長沙市長郡雙語洋湖實驗中學校長周文美、副校長朱志華、數學教研組組長李寧、數學教師楊帆、督導室主任李悄;以及來自各區域智慧學校共同體成員校的領導老師、全國各地的教育工作者、教育行業從業者。 原中央電化教育館研究室主任、原中小學專委會主任陳慶貴表示,教育數字化是教育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從數字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應用,到樹立數字意識和思維,培養數字能力和方法,構建數字教育發展生態,形成數字治理體系和機制,我國數字教育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拔磥韺W校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先進性特征,未來學校的建設需要有一套規范和標準,其成果和經驗也必須有可借鑒和推廣的價值,未來學校建設永遠在路上,尋找未來學校是永恒的話題。” “科大訊飛深耕教育18年以來,始終堅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以過程化數據支撐教學改革,以人工智能技術助推師生減負,致力于學生個性化發展?!笨拼笥嶏w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大區總經理俞仁忠介紹,在湖南,科大訊飛服務服務師生超過300萬,并涌現出一批本地智慧教育典型應用示范學校。 長沙市長郡雙語洋湖實驗中學數學教師楊帆利用智慧課堂,展示了一節生動的數學復習公開課。她首先基于數據對復習課前測情況進行了分析,數據反映了學生所存在的個性化問題以及不同學生的學習程度。整個授課過程在智慧課堂創設的標準化語言環境下進行,將人工智能融入到教學實踐之中,形式豐富、生動活潑、節奏合理,注重啟發性和互動性。 長沙市長郡雙語洋湖實驗中學數學教研組組長李寧點評道,楊帆老師采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當堂檢測,通過智慧教育平臺直接生成數據,直觀、形象、真實可靠,是對本堂課學生學習效果和老師教學效果的直接體現,是一堂區別于傳統教學手段的高效率的課,是教育智慧化形勢下,對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的一堂成功的數學課例。 湖南省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學數學教研員唐亮點評道,本節課通過信息技術進行課堂前測,充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讓學生們在聽課中更有針對性,同時也為老師上課中例題的選取提供了依據。在上課過程中,楊帆老師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也及時了解了學生學習進度。 長沙市長郡雙語洋湖實驗中學副校長朱志華分享了主題報告《未來學校強基石,智慧課堂譜華章》,他從五個方面介紹了學校智慧教育實踐經驗:也即是基地支撐強保障、課題引領促發展;資源統籌賦高能、平臺搭建固強基;三性課程現活力、四課八構展智慧;雙減落實秉初心、作業體質探新域;異地同上一堂課、育人育心看世界。他說,通過智慧課堂的建設,實現由傳統經驗驅動型教學向數據驅動型教學的轉變。 長沙市長郡雙語洋湖實驗中學校長周文美分享了主題報告《未來學校:育人育心的泛在學校》,他從未來學校構想藍圖、未來學校建設實踐、未來學校探索方向三個方面進行交流。他認為,承認差異,尊重個性;重視非智力因素作用,調動人的積極性,讓內因發揮作用;遵循育人規律,實現人的全面、個性化、可持續發展,促進生命質量的提升?!拔磥韺W校建設,堅持教育性為本,堅守教育本原;技術為輔,實現泛在發展?!?/p> 湖南省智能課堂與教育大數據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中南大學副研究員胡超,則從學術研究的視角,從更加宏觀的層面,分享了主題報告《未來學校:從哪里來,到哪里去》。他主要從建設背景、案例與圖景、研究現狀、建設思路四個方面進行了論述。他還表示,未來學校教育模式的轉變要從學習范式上、教育場域上、教學方法上、學習流程上四個方面開展。 截至目前,“‘尋找未來學?!獏^域智慧學校建設與應用經驗交流”活動已在重慶、山東、湖南、江蘇、安徽等地舉辦,接下來還將走進浙江、江西、湖北、福建、寧夏等更多省市,為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校長、教師搭建溝通與交流的平臺,挖掘更多的智慧教育應用經驗與典型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