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山東省地煉整合的“重武器”,10月27日,中建安裝一公司承建的山東省“一號工程”——裕龍島煉化一體化(一期)島外罐區PC總承包項目首組4臺10萬立方米原油儲罐主體封頂。 作為集團特大型能源化工項目,中建安裝承建的裕龍石化一期系列項目包括島外罐區PC項目、煉油一標段2000萬噸/年常減壓聯合裝置項目、中間罐區儲運六標段項目、新增成品油罐區EPC項目、6號-7號液體化工泊位配套庫區項目、10號-11號液化品及油品泊位配套庫區項目,總承攬額達60億元。項目整體建成后,將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高端石化、新材料和高端制造業產業基地。 壘土為基 托起“石化航母” 白浪翻涌的海面上,廣袤的土地和蔚藍的海天交相輝映,猶如一幅美麗的油畫。在項目經理楊世達的視野里,一座“石化航母”正以追星趕月的速度從這片渤海灣中誕生。但是暢想變為現實,并非坦途。 裕龍島區域為填海形成的陸域人工島嶼,現場傍海而立,土質極為松軟。要在這片土地上建起30臺單體,10萬立方米的“重量級”原油儲罐,對基礎結構強度要求十分嚴格。防止地基沉降、儲油罐下陷,是項目團隊首要解決的難題。 未雨綢繆,積谷防饑。為確保罐體穩固,防止不均勻沉降,項目團隊經反復論證,采用靜力觸探、平板載荷試驗檢測方式,對每臺罐底基槽地基承載力進行檢測,了解其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環墻澆筑完成后,罐內6層碎石加上2層粗沙層層回填并壓實,確保每臺罐底基槽地基承載力達標。罐基礎完成后,28個沉降觀測點排布周圍實時監控,每安裝一帶板,檢測人員就進行一次觀測,確保承載儲油罐的結構強度,筑牢“石化航母”的穩固根基。 “罐”穿細節 打磨“毫厘之功” 儲罐基礎夯實后,現場步入緊張的儲罐安裝工作。單臺原油儲罐的罐體直徑達80米、面積5024平方米,相當于一個足球場大小,底板由中幅板、邊緣板鋪設而成。由于儲罐直徑大,罐底中幅板鋪設需將汽車吊開至罐基礎,為避免破壞表面瀝青砂層,項目團隊優化工序,首先在外圍鋪設邊緣板,將汽車吊支腿置于鋪設完畢的邊緣板上,再進行中幅板鋪設,以保護罐基礎不被破壞,避免返工。 罐體是由9層高2.4米的金屬壁板、每層20塊壁板組建而成。項目團隊采用正裝法,“量身定制”吊裝方案。每塊壁板由預制場加工后,根據不同層高使用不同履帶吊進行吊裝。從第一臺10立方米原油儲罐底板鋪設到四臺儲罐主體完成達到試水條件,罐體以“三天一層”的速度穩步裝設,共歷時60余天。 原油儲罐結構復雜,對于焊接精準度、焊縫密封性、材料防腐性都有著極高的要求,每條焊縫都由施工人員進行精細打磨、真空測試、探傷檢測等一系列整備檢查工作,確?!皣澜z合縫”,焊縫一次檢測合格率在98%以上,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奮斗為筆 傳承“軍魂匠心” 在裕龍島這片石化熱土上,中建安裝千余名建設者,以大地為紙、擎奮斗之筆,在荒島上開疆辟土。施工現場24小時燈火璀璨,兩千余臺大型機械設備轟鳴聲聲,延續著“軍魂匠心”的石化傳奇。 大干期間,受臺風“梅花”影響,施工現場風雨如晦。項目部立刻組織施工人員有序撤離,并對現場作業設備進行加固防護。由于施工區域面積大,需進行分區檢查管理,彼時海浪翻滾,濺出大面積水花,風用力撕扯著項目部板房。安全負責人王鑫帶領團隊逆風而行,每隔三小時對現場設備逐一檢查,以確保設備安全,保障及時復工。 臺風過后,項目立刻組織復工復產,全面進行設備檢驗、積水排放等工作。數十臺抽水設備迅速被調至現場,進行罐區積水排放工作,機器的轟鳴聲點燃了復工復產的引線。在項目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雨水清排、設備檢驗及隱患排查等工作順利完成,現場施工安全穩步有序開展,以高產滿產的節奏朝著目標節點邁進,為儲罐順利封頂提供有力保障。 發展浪潮,梯次奔涌;石化航母,破浪遠航。中建安裝積極發揮石化主業優勢,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以精益建造和品質保障打造高端石化產業基地,為建設石化強國和海洋強省交付“專業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