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自疫情趨勢逐漸向好向穩,濰萊陽市委市政府發出復工復產的強烈信號。全市各行各業陸續復產,按下“加速鍵”。建筑行業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部分,復工進度更是拖不得、慢不得。 時下,走進萊陽市春帆環境建設工地,車輛穿梭、塔吊轟鳴,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絲毫看不出疫情的影響。 作為萊陽市化工產業提檔升級的重點項目和化工產業園審批、運營的必備項目,春帆環境已列入山東省環保廳“十三五”再生資源處置設施建設規劃,擁有全數控設備可靠性、復雜物料處理問題、復雜尾氣和廢水的深度處理等多項專利技術。投產后,年可處理工業廢棄物7.7萬噸,不僅能夠保證化工產業園正常運營,也是萊陽市乃至周邊區域工業發展的必要保障。對未來發展,企業也是信心滿滿。 企業舉重若輕的信心,背后來自市委、市政府的負重前行。截至3月,萊陽市共確定5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113個,總投資914.6億元。今年累計完成投資70億元,106個項目已開復工建設,開復工率93.8%。 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因地制宜、擔當有為,保證在建項目快推進的同時,萊陽市各級各部門全心全意優化服務,不斷完善舉措,通過多部門協同配合,制定“不見面”審批、“遠程核查”等手續辦理方案,將各個環節“清單化”,為重點項目落地成功搭建綠色辦理通道,跑出了“萊陽加速度”。 眼下,萊陽市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正用一系列新舉措、新要求,堅定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勝利”的信心。為確保重點項目順利推進,市級領導包幫、服務企業專員、責任部門一線辦公等工作機制,建立重大項目綠色審批通道,開展“不見面”審批服務,實行容缺受理、容缺辦理,有效解決項目落地難題。 從省重點項目到民生工程,從智能制造到日常生活所需,從“主動脈”到“毛細血管”,萊陽市全面推動各行業各領域復工復產,經濟運行活力不斷增強。今年以來,萊陽市堅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對全市經濟的沖擊和影響,有力保障了經濟平穩健康運行。1-3月份,預計帶動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4%。今年一季度萊陽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68億元,增長11.05%;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4%;外貿進出口20.5億元、增長33%;實際使用外資2250萬美元、增長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