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欸乃一聲山水綠。4月6日,一支15秒的紹興城市形象片登上央視屏幕。紹興,這方有骨的江南,以大片的方式進入全國人民的視野。 從鑒湖之畔起步,邂逅這座名城。一路行來,有稽山鏡水唐詩路的綺麗江南風景,有大禹勾踐王陽明徐渭魯迅等歷史文化名人留下的精神滋養,有酒鄉紅妝等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亦有龍舟競渡樓群林立的現代氣象。 在鏡頭轉換間,又如“留白”般韻味無窮。紹興!開頭那一聲紹劇“叫頭”,高亢清亮;越王臺上劍氣凌空,勢如破竹;沈氏園里水袖輕揚,柔情萬縷;鵝池碑前群童歡笑,活力迸發…… 短短15秒,匯聚著紹興2500余年建城史的底蘊,磅礴大氣、縱橫捭闔。 時間,是一條河。這一刻,紹興厚積在時間長河中的無上風華盡情綻放。 (二) 時間有痕,歷史的豐厚饋贈讓紹興古韻悠長。 紹興歷史文化積淀十分深厚,可以說,紹興是浙江的‘羅馬’。”要求紹興“在文化體制改革、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中走在全省前列”。不僅廓清了紹興的歷史定位,也飽含著他對紹興未來的期待。 紹興新城 蔡海江/攝 構建文創大走廊,高規格國際國內文化活動層出不窮,“東亞文化之都”載譽而歸……紹興以文化為基,在時間長河中破浪前行,傳統與現代、民族與世界,在美美與共中開枝散葉,在交流互鑒中蓬勃發展。 亙古亙今,亦舊亦新,紹興不斷抒寫延續文脈,從一個輝煌走向另一個輝煌的新篇章。 (三) 魯迅故里入口,先生的塑像與古城相望,注視著夢中的故鄉;徐渭藝術館中,現代建筑與歷史人文交融,述說著文脈的承繼和不屈的靈魂。 時間有痕,在紹興,一草一木皆有故事,在紹興,一磚一瓦均見精神。 紹興鑒湖水街 袁云/攝 2022年春天,紹興市委文化工作會議召開,明確定調要“努力創造新時代紹興文化新的高峰”。 紹興市委書記盛閱春指出:“文化是發展的最深層動力、紹興的最鮮明特質、共富的最亮麗底色,切實增強工作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進一步提升紹興文化在中華文化、浙江文化版圖中的地位。” 審視2500余年建城史的文化經緯,紹興正在編織面向未來的錦繡“越”章。 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始為峰。“紹”意繼承、“興”意振興,名城紹興,越來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