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文明時代的來臨,推動了數字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簡稱 IDC基礎建設的高速發展。信也科技 FINV.US IDC與中國數萬個IDC一樣,隨著日益增長的IDC規模和逐年增加的機房數量,對IDC資源管控、運維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數據可視化為基礎,結合可交互場景的數字孿生應用便應運而生。 信也科技集團自主研發的RMS資源管理系統在數字化實踐的基礎上,又進一步通過對數字孿生技術展開探索和應用,旨在提升資源利用率,達到降低公司運營成本的目的,為IDC“增能減負”。 隨著元宇宙概念的提出,數字孿生技術再度成為行業研究的熱點。如何將數字孿生技術運用到不斷壯大的IDC場景中,最終實現自動化的智能IDC運維和運營,“升維管理”才是核心。 數字孿生工程通常以建立幾何模型為基礎,有了扎實的基礎能力與數據之后,數字孿生水平才有可能進一步實現量化分析、預測及雙向綁定。同時,基礎幾何模型能力的具備,帶來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好處: 1.為更復雜的系統確定單一數據源,其他系統可以基于該可見的信息源做進一步開發。 2.為管理層提供了直觀可見的數據或場景,降低了管理的復雜度和難度。 3.數字化展示成果讓客戶、上級部門或主管領導了解效果。 據信也RMS資源管理系統研發負責人介紹:經過對線下IDC進行實地走訪考察,結合日常運維管理的核心訴求和應用手段,拆解出IDC數字孿生應用的層級,形成區域、機房、模塊、機列、機柜、設備的六級業務鏈路及交互形式,通過幾何模型錨定單一數據源,分部件、系統和子系統等多個層次建立幾何模型。可以為各個參與方提供一個客觀的參照標準,再現IDC的物理拓撲數據,讓機房管理所見即所得。 機柜孿生 信也科技此前開發的信也RMS資源管理系統已實現了以下三大能力和特點: 1.資產模型化。實現對IDC資產配置信息的管理,可與各種資產配置管理數據庫集成,大大提升了資產數據的實用性和易用性。 2.容量模型化。提供以機柜為單位的IDC容量管理,以平鋪結構和多維可視化展現兩種方式,全面地表現機房和機柜整體使用情況,并且具備容量區分能力。對于空間容量進行精確統計和展現,幫助IDC更加有效管理機房的容量資源,讓機房各類資源的負荷更加均衡,提升IDC資源使用效率。 3.環境模型化。采用多維展示技術,脫離傳統表格式平鋪,實現IDC的模塊、機房等的可視化瀏覽,清晰并完整地展現整個IDC,提高IDC的掌控能力和管理效率。 在雙向綁定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信也科技依托自研Quark,實現了物理現實到虛擬仿真模型的單向觸達,在孿生虛擬場景下及時反應現實的變化。信也科技將會不斷提升數據和算法的豐富度,同時加強IDC數字化能力,為建設智慧 IDC打下堅實的基礎。 隨著2020年9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鼓勵運用數字孿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探索構建敏捷、高效、可復用的新一代數字技術基礎設施,為業務數字化創新提供高效數據及一體化服務支撐的背景下,數字孿生+智能算法技術必然在降本增效、敏捷響應、設備預維護、用戶體驗、智能運營各方面有大力提升。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信也科技將持續打造IDC行業的數字孿生,實現IDC的數字孿生生態,實現業務管理的可計算、可操作和可預測推演,共拓數字孿生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