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獲悉,放歸賀蘭山的世界級瀕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雪豹,國慶節期間進入寧夏。10月2日,科研人員發現放歸的雪豹翻越賀蘭山主峰,進入寧夏賀蘭山境內。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監測發現,放歸雪豹身體健康,體能充沛,正向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方向挺進。此前,這只雪豹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被發現并得到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救護,于9月22日在阿拉善盟境內的賀蘭山哈拉烏北溝放歸自然。 參與救助指導工作的北京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研究所所長時坤教授介紹說:“在開始救助的時候,雪豹的狀態是比較差的,一直匍匐在地上,不能站立。放歸時,籠子的門一打開后,它就飛一樣沖出去了,活動狀態很好。可以看出,通過救助,它恢復得很好。” 據記者了解,2021年9月5日,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牧民發現疑似雪豹進入草場并報警。接到當地公安部門報告后,經分析研判,內蒙古自治區林草局指派鄂爾多斯市野生動物救助管理站,救助管理站責成有救護條件的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實施救助,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緊急組建“雪豹救助隊”趕赴現場。據參與現場救助的工作人員介紹,經現場觀測,雪豹體重約40kg,沒有外傷,但身體狀態較為虛弱,呼吸急促,氣喘嚴重,自主行動遲緩,存在嚴重的應激反應。為保障安全施救,救護隊使用麻醉劑對雪豹進行麻醉,限于現場救護條件有限,救護隊決定對雪豹進行進一步隔離救治觀察。在進行基本檢查、補充液體后,將雪豹轉運至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進行隔離、檢查、恢復、救助,并組織專家根據其體質恢復狀態進行野外放歸評估。專家建議,需要對雪豹進行短期有效救護和身體指標營養改善,在達到放歸標準后,才能選擇合適的環境進行野外放歸。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總占地面積12平方公里,是中國面積最大的野生動物園。其中,動物醫院共有工作人員20人,包括臨床獸醫9人、實驗員2人、救護人員9人。 針對解決雪豹在放歸前短期平穩過渡,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工作人員跟記者介紹說:“動物園通過對雪豹進行常規身體檢查、拍攝DR等全身檢查,經過兩周的精細救助,雪豹身體各項機能逐漸好轉,然后將雪豹轉移至較寬敞的生活環境,通過改善生活環境加快雪豹身體活力恢復進度,爭取使其早日達到放歸標準。同時,在硬件設施具體保障方面,基于雪豹怕熱習性,加裝空調控制溫度;雪豹膽小、應激反應強烈,所以設置了隱私躲避區域。另外,雪豹日常在高山活動,具有善攀爬的習性,設置了棲架供其玩耍”。他還告訴記者,在救治手段方面,動物園為雪豹提供了新鮮牛、羊、雞、兔肉和活羊、活雞、活兔,通過食物輔助保障雪豹保健恢復。考慮到雪豹在動物園恢復健康的過程中,活動空間和活動量較野外小很多,所以,對雪豹同步增加了促進消化和抗應激保健品,通過人工干預加快雪豹身體機能快速恢復。 科學的態度與細致入微的呵護,也是這次鄂爾多斯動物園救助、放歸雪豹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雪豹這種動物,與人類過多接觸,將使雪豹對人類脫敏,最后極有可能導致其無法正常放歸野外。所以,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始終將雪豹隔離在無人靠近的區域,救護工作均在隔離條件下進行,所處場館已全部封閉,不對外開放。除了非必要接觸保守性麻醉除外,一直使雪豹完全處在視頻監控范圍之內又不讓人類進入它的視線。 通過全力救治,9月22日上午,經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有關專家教授以及內蒙古、寧夏等地從事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專業技術人員對雪豹身體進行檢測評估,雪豹各項生理指標已恢復正常,不存在異常行為和疫病風險,符合放歸自然條件。同時,在研究比對雪豹生活習性、食物來源和棲息地環境等因素后,決定在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哈拉烏北溝將雪豹放歸自然。9月22日下午,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救助團隊驅車500余公里趕赴放歸地,于21時50分,在考察周圍環境后,將雪豹成功放歸野外。放歸后,專業團隊將對雪豹的野外健康狀況、活動規律、生存能力等進行持續監測和研究。 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作為專業的救護力量參與雪豹救助放歸,使動物園在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具有了難得的歷練。因為雪豹被發現在四子王旗,動物園救助團隊給它起了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名字“四王子”,以紀念這只雪豹在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的短暫停留,從此以后,雪豹“四王子”將會成為蒙古高原永遠的牽掛。據悉,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還將繼續加大和完善生態環境建設和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使之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示范基地。記者 何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