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6月27日,是聯合國的第五個世界中小微企業日,為響應黨中央十四五規劃關于促進中國經濟“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整體發展目標要求,積極探索中國中小企業在中國社會及經濟發展新時期“高質量 · 可持續 · 更安全”的全新發展理念與發展思路,在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的指導下,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風險管理委員會及中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服務平臺在繼2020年聯合國中小微企業日聯合百度推出中小企業疫后發展高峰論壇后,今年再度同百度、大智慧、上海報業鯨平臺等直播平臺聯手,聯合政府、社會組織及相關專業機構及專家資源,齊聚上海陸家嘴國際會議中心,以線下會議+線上全國直播的形式,共同舉辦“高質量 · 可持續 · 更安全”——2021聯合國中小微企業日暨全國中小企業風險管理與健康發展高峰論壇,會議當天盛況空前,線上線下參會的全國中小企業達到15萬家之多,領導、專家和企業一起共同探討中國歷史新時期中國中小微企業的全新發展之路。 作為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有生力量,中國的中小微企業,為中國社會與中國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國民經濟、國家稅收、科技創新、勞動就業、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數據顯示,中國的中小企業承擔著中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科技創新,80以上的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然而,值得高度關注的是,中國目前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為2.7-2.9年,與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相對比,尚存在較大的差距。根據黨對中國社會發展階段的目標及規劃,在2020年中國實現小康之后,2021-2050中國社會將朝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快速邁進,這個過程中,需要中國的中小企業發揮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貢獻。中國的中小企業在企業風險管理與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方面每提高一步,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就能延長一步,中國中小企業對整個中國社會及中國經濟的貢獻也就能成倍的放大。國際眾多知名企業基業長青的秘訣正是對企業風險的有效管理,中國的企業想要在未來跨越周期,健康發展,就必須關注企業風險,增強風險管理意識,提高風險管理能力,構建風險管理資源。 本次論壇,正是以企業的風險管理為入口,以健康發展為目標,從政策與機遇、專家與賦能、行動與助推三個維度,同全國的中小企業探討新時期健康可持續發展之路。 在政策與機遇篇,領導與專家們從不同角度,為中國的中小企業全面分析了當前所面對的全新的經營環境,與此同時,就政策與機遇也進行了詳盡的剖剖析。中國商業聯合會執行會長、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會長王民先生在開幕式中指出企業經營的過程,就是不斷面對問題,迎接挑戰的過程,問題就是風險,就是不確定性,中小企業只有通過提高風險管理意識,增強風險管理能力,構建風險管理資源,企業才能真正做到跨越周期,基業長青。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司原副司長王建翔就《中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機遇與挑戰》為題,引用大量數據,對中國中小企業的現狀、挑戰以及新時期面對的發展機遇做了詳盡分析,王司長鼓勵全國的中小企業,關注科技、關注創新,以科技促發展,以創新獲商機,建立中國中小企業在新時期的全新增長動力。 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原黨委書記張序國在論壇上做了題為《我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服務體系建設》的主題分享,張書記緊密圍繞著科技型企業的國家各項最新政策及中小企業基礎創新服務體系構建的原則、方法、核心關鍵等內容,為全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服務體系的建設指明了方向。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羅仲偉教授則以《服務型制造是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為題,從服務型制造發展背景、服務型制造的本質、深刻認識制造與服務的融合、服務型制造為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和路徑等板塊,羅教授提出:服務型制造本質上是以滿足日益多元、多樣、分散、動態和開放的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新一代使能數字智能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創新應用為支撐,以先進制造為基礎跨越傳統產業邊界實現制造與服務的產業融合及產業協同,形成新的產業組織關系為核心,以產業形態創新、產業組織創新及其所引導的企業經營管理方式的創新性重構為牽引,經制造和服務的產業要素融通配置、產業基礎交叉重構、產業關系深度融合而實現高層次、高質量、高水平供需動態平衡的新產業生產方式。向全國的中小企業體系化的介紹了服務型制造的理念系統和實操路徑。 在專家與賦能篇,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風險管理委員會副會長、中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服務平臺執行主席袁鋒,首先從委員會的角度代表李同政會長就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風險管理委員會、中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服務平臺面向全國中小企業的整體賦能戰略與賦能系統做了題為《破局2021——中國中小企業新時期“高質量 ? 可持續 ? 更安全”發展之路》的大會主旨演講。袁會長指出,為全面推動中國中小企業風險管理意識提升及風險管理能力、風險管理人才體系及資源體系的建設,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風險管理委員會、中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服務平臺已從“標準”、“平臺”、“人才”三個維度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接下來的委員會的工作重點將是“形成一個系統,大好三場戰役”,既形成以中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服務平臺為核心,以風險管理專家及專業機構為輔助的中小企業發展護航航母編隊系統,打好“資源戰”、“意識戰”、“人才戰”三大戰役。在幫助全國的中小企業充分提升風險管理意識的同時,通過資源與人才體系的充分構建,讓全國的中小企業在遇到問題時不僅知道該怎么做,還知道如何做?找誰做?真正能對風險進行相應的應對與處置,真正做到企業的將康可持續發展。 袁鋒強調,全面推動中國中小企業風險管理與健康可持續發展,人才是關鍵。為此,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風險管理委員會及中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服務平臺將創造性推出“中國中小企業風險管理公益大使/大使機構“以及”中國中小企業風險管理師“人才體系的建設,將吸納全國在風險管理領域具有充分影響力且具有公益心的頂尖專家、專業機構進入到中國中小企業風險管理公益大使/大使機構的隊伍中來,通過”百千萬行動“,推動百名大使,千場活動,輻射數十萬企業的落地行動。與此同時,委員會及平臺還將通過”中國中小企業風險管理師“星火燎原”“的人才培養計劃,推出可用以在中小企業身邊貼身解決實際問題的中小企業風險管理專業人才,切實推動中小企業風險管理與健康可持續增長。 會上,還進行了中國首批中小企業風險管理公益大使及大使機構的頒證儀式。中國歷史上首批中小企業風險管理公益大使及大使機構名單重磅出爐,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原主任羅仲偉;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風險管理委員會 副會長 中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服務平臺 執行主席袁鋒;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張曉燕;國際風險與合規協會副會長,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合規管理委員會會長陳立彤;中國商業法研究會企業法律風險研究所首任所長;中國上市公司法律風險實證研究課題組組長葉曉華;以及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上海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天府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大智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復星集團保德信;上海弼興律師事務所等11名個人與機構獲得中國首批中小企業風險管理公益大使及大使機構的殊榮。 隨后,中國生產力中心協會科技成果大數據全程服務委員會張慧茹主任;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理事、觀瀾資本董事總經理陳旭亮先生;百度智能云AI產品研發部主任架構師,飛槳企業平臺技術負責人謝永康先生;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徐聞先生;天府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監曹勇先生;上海埃孚歐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羅興先生;上海弼興律師事務所 主任合伙人薛琦先生等相關專家分別從技術賦能、融資、人工智能、企業新時期財稅生態、中小企業家企財富隔離、財稅云服務、知識產權等維度從中國中小企業新時期面對的現實問題與挑戰在會上進行了相關發言與分享。 在論壇的行動與助推部分,中國中小商業企業風險管理委員會、中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服務平臺,分別同普華永道、上海浦東國際金融學會、上海浦東電子商務協會、德必集團等代表機構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會,相關機構愿攜起手來,共同助推全國的中小企業實現風險管理及健康可持續增長。 會議的最后,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風險管理委員會李同政會長為會議致閉幕詞。在講話中,李會長呼吁,政府、社會及相關專業機構及組織,都應對中國中小企業的發展給予充分的關注,李會長也同時喊話阿里、京東、百度、拼多多、抖音、快手以及全國各類商協會等中小企業聚集的平臺及組織,希望我們通過充分的合作與共同努力,通過創新化的手段,以務實的態度,為中國中小企業的風險管理及健康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