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萬物生命的源泉。今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中國水周”。而最近“我國水管漏水一年漏掉700個西湖”的話題也沖上熱搜,引發廣泛關注。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8年底,我國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聯合國13個貧水國之一。一邊是水資源短缺,一邊是水資源利用效率不高及水資源的污染浪費,護好水、用好水的任務非常緊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正因如此,我國今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主題定為“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 ![]() 在國家高度重視水資源利用和大力發展新基建的背景下,傳統水務的提升和革新勢在必行,水務行業信息化、智能化按下快進鍵。前不久,由百度智能云攜手泉州水務集團打造的泉州水務大腦一期項目投入運行,探索了一條完整的水務行業數字化、智能化道路。泉州水務大腦是率先實現江、河、湖、海和水庫水務綜合系統治理的行業標桿。水務大腦的投運使集團整體人員效率得到明顯提升,制水供水單位能耗下降,提升了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率。 據泉州水務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泉州水務集團業務范圍涵蓋原水、制水、供水、排水、污水、節水等水務全產業鏈條。傳統水務目前存在著一些普遍的痛點,如水資源短缺的矛盾,洪澇災難帶來的城市內澇和積水,管網漏水、爆管等帶來的水資源浪費,供水生產設備的高耗能,以及用戶體驗亟需提高等。泉州地區水治理挑戰極大,既要滿足大規模工業生產、居民用水等剛需,又要引領綠水青山、古城保護的新發展理念。 同時,泉州水務集團傳統“煙囪式”信息化能力建設造成各權屬公司信息化能力參差不齊、各自為戰,信息系統缺乏有機聯系,數據價值沒有被充分挖掘和應用,集團統一管理難的問題凸顯。水務業務處理仍大量依賴人工,業務協作效率低下,客戶投訴和重點事項處理難以有效跟蹤,采集監測的大量數據只能在小范圍應用。 ![]() 針對泉州水務業務痛點和需求,百度智能云攜手埃睿迪,運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新技術,共同打造泉州水務大腦。一期建設內容包括數據中心的建設,大數據平臺、數字孿生平臺的搭建,基于平臺構建的用水量預測模型、加壓泵站精準調壓模型和安全巡檢模型,以及基于平臺孵化的加壓泵站智能調度、安全生產綜合告警、廠區安全巡檢等智能化業務應用系統。 從目前應用效果來看,泉州水務大腦使集團整體人員效率提升5以上,制水供水單位能耗下降8,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率提升5。 其間,水務大腦的投用主要有以下幾大成效: 解決了數據打通的問題,為數據分析和挖掘提供了高質量的數據基礎; 解決了水務場景中基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穩定狀態的監管預警問題,同時將視覺智能模型集中化管理,提升了模型復用率,實現高效智能化監管; 消除了二供泵房場景中傳統的恒壓供水造成的管網富余壓力帶來的漏損風險,同時按需供水的特點降低了用電成本。 未來該項目還會繼續在模型打磨、場景擴充等方面進行深化,最終建立低門檻、低周期、高效率的建模流程。 據悉,百度智能云水務解決方案于2019年11月推出。百度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IoT、地圖等全面的技術和產品能力,以及豐富的數據資源積累,可為水務企業建設“1+5+N”的業務應用支撐平臺,提供覆蓋原水、供水、節水、排水、污水處理全產業鏈的綜合定制化解決方案,助力實現安全水務、節能水務、清潔水務、民生水務。 ![]() 這一智慧化的水務解決方案帶來的是水務全鏈條業務升級。 比如,智慧原水包含引水工程、水庫、泵站、徑流預測的業務模塊,通過AI+專業知識庫建立水源優化配置、泵站優化調度、河道徑流預測等專業模型,提升水利工程項目的運行效率,保障運行安全。 智慧水廠通過工藝優化模型提升制水過程的效率,保障水質安全,同時,降低制水能耗,整體提升水廠運營效率。 智慧供水則結合管網地圖和管網模型,快速定位管網漏損點,減少漏失水量,提升管網維修效率;通過智能化模型,進行用水量預測,從而實現泵機精準調壓控制,降低泵機功耗,降低爆管風險。 智慧排水包括智能監管異常排污問題,提升排水巡檢的及時性,優化城市內澇問題。 智慧污水聚焦優化污水處理工藝,通過智能化模型,進行曝氣和加藥的精準控制,在保證出水水質的前提下,降低藥耗與設備功耗,助力污水行業實現“碳達峰”目標。 百度智能云表示,目前我國水務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處在關鍵時期,百度智能云水務解決方案應用前景廣闊。百度2021年將在水務領域建立完整的生態合作伙伴鏈條,推進大型水務集團落地項目,打造精品案例。期望在未來三年將百度智能云水務解決方案打造成實用、可快速復制,可以為客戶帶來業務價值和經濟效益的通用解決方案產品,為我國智慧水務的發展、水資源的集約安全高效利用貢獻更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