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泰有一句名言:上帝為了彌補人間各種煩惱事,給了我們希望和睡眠。當代人的睡眠為什么變得那么難?今年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喜馬拉雅聯合亞朵集團以下簡稱“亞朵”為受到失眠困擾的用戶送上貼心禮物。即日起到23號,只要在喜馬拉雅搜索“晚安”,每天會一檔播客節目“關心”你的睡眠狀況。 ![]() 喜馬播客矩陣亮相睡眠周 2001年,由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發起的一項全球性活動,將每年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旨在喚起人們對于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重視。根據中國睡眠研究會在2020年10月底發布的睡眠調查報告,中國成年人失眠率高達38.2,這意味著超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 失眠的低齡化趨勢也在近兩年白熱化,網絡上有上百個活躍的失眠小組,在“睡吧,和失眠說再見”小組,小組成員從1萬多漲到接近5萬。 去年9月喜馬拉雅發布的《療愈音樂報告》也顯示,過去一年超過8300萬人在收聽療愈音樂,其中80后群體高達42.8,而00后、90后也驚人地后來居上。《枕邊助眠音療》、《3D大自然睡前曲》、白噪音、腦波等等沉浸式療愈音頻飛入尋常失眠夜,成為新時代特征里愈益顯著的組成因素。 當代年輕人還能擁有睡眠自由嗎?如何度過不睡覺的“零點人生”?不睡覺的那些夜晚你更愿意跟誰過?喜馬拉雅將以直播和播客錄播的形式,全方位地跟你聊聊失眠的原因和各種應對。 喜馬拉雅還嘗試挖掘各種失眠心事,策劃失眠故事分享,用每日話題投石問路,把睡不著的人領到一個共同的心靈港灣。《奇葩說》辯手馮曉桐的節目《奇葩外談》里將請來席瑞,跟你聊聊那些熬夜一時爽,第二天卻像進“火葬場”的故事;文藝作品中跟睡眠有關的故事;或者是你的深夜奇遇。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神經科學教授馬修沃克寫過一本書叫《我們為什么要睡覺》,“看理想”的播客電臺《沒理想編輯部》將跟你解讀現代社會各種有關睡眠的書籍,教你用一些泛化的工具可以測量你的睡眠:如果每天早上不用鬧鐘你會睡過頭,說明你需要更多睡眠;如果起床后你在10點到11點再次入睡,你的睡眠長度和質量可能有問題;如果一篇文章你需要重讀某句話,你可能缺乏睡眠…… 除了以上科學向度的討論,科學博主瘦駝將和《原來是這樣》的主播旭崠對談,講講飛機、出差和時差。《樓上兩位》會跟你揭秘一個被睡眠“摧毀”的婚姻故事,有著“永不停息的小馬達”諢號的大晴從巴西旅行回來之后,終于明白她的前夫為何一天要睡12小時,曾經前夫問她“能不能等我睡夠了再談離婚”,而現在,大晴想在睡眠日跟她前夫說道歉。 亞朵播客入駐喜馬拉雅 值得一提的是,喜馬拉雅將和亞朵將在線上線下同步關心你的睡眠質量。在亞朵線下門店,你都可以掃碼收聽播客節目,和那些有趣的靈魂一起說晚安。 同時,亞朵還將推出亞朵播客,首個電臺專輯“亞朵星球”將于3月21日在喜馬拉雅上線。作為“始于住宿的生活方式品牌集團”,亞朵擁有大量的年輕客群和豐富的線下場景運營經驗。 第一期播客內容將會由亞朵員工和摩登天空的氛圍音樂廠牌音樂人一起聊聊睡眠那些有趣的事兒。將來,亞朵的設計師、調香師、試睡員、深度粉絲都將參與其中,后續也將呈現更豐富的深夜人群關于睡眠話題的碰撞。 在播客矩陣之外,喜馬拉雅還拓展了更多樣化的玩法,推出“深入打造療愈奇旅”的概念。從3月20號開始,打開喜馬拉雅音樂頻道,用戶可以體驗到沉浸式線上交互場館,用地圖迷宮,將主站的助眠內容通過游戲尋寶的方式串聯起來。“白噪音公園”、“焦慮調理診所”,“晚安小郵局”、“快速入睡體驗館”等等打卡點都有驚喜。 喜馬拉雅希望通過睡眠日活動,關注年輕人、職場人的睡眠問題,討論當代青年的睡眠觀,并且給到大家“聽有質量的播客節目,成為睡前新場景”的陪伴和連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