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留下了異彩紛呈的文物遺產,位于中條山麓、黃河之濱的永濟市,既是上古堯舜故都,又是當代魅力之城,境內鸛雀樓、普救寺、唐開元大鐵牛等各種文化遺址、寶寺名剎多達417處,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成就了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靚麗名片。 ![]() 中華四大歷史文化名樓之一鸛雀樓 《西廂記》愛情故事發生地普救寺 蒲津渡遺址唐開元鐵牛 ![]() 中條山第一禪林萬固寺 進入新時代,永濟市認真貫徹“讓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要求,圍繞“游山西·讀歷史”,積極探索運用現代化的手段、生態化的思維,加強對文化遺跡價值的挖掘闡釋和傳播利用,將厚重的歷史文化生動鮮活地呈現出來,讓游客更加直觀立體地感受歷史文化的魅力,在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的基礎上,打造新的旅游爆點。 1月18日,在《西廂記》故事的發生地——永濟市普救寺景區,大型行浸式夜游體驗劇《夢境·西廂記》正式簽約啟動。永濟市市長黃亞平與華影文旅集團董事長楊建林簽訂合作協議,并宣布大型行浸式夜游體驗劇《夢境·西廂記》項目正式啟動。 ![]() 《夢境·西廂記》采用行浸式夜游的體驗模式,這是一種全新的旅游體驗方式,也是當下最受歡迎的夜間游玩方式之一。以山水自然古城街巷為實景空間,通過高科技全息影像技術,實現立體全方位多維度的視覺體驗。通過真實場景與虛擬情景的重疊呈現,將游客帶入歷史空間里,體驗動人的傳奇故事。 ![]() 大型行浸式夜游體驗劇《夢境·西廂記》,由永濟市人民政府攜手華影文旅集團共同出品。該劇以華夏之中、黃河之魂為支柱,以大唐蒲州歷史為背景,以千年古剎普救寺為舞臺,以愛情經典名著《西廂記》為故事脈絡。全劇分為《序章》《蒲州長歌》《唐韻風華》《緣起普救寺》等八幕,通過一步一場景、一景一故事的方式,讓游客恍如夢境,貫穿整個普救寺游覽之中。 ![]() 行浸式夜游體驗劇《夢境·西廂記》顛覆了傳統的大劇場、大場面、大投資、演員人海戰術等旅游演藝模式,在IP故事的原址、歷史文化的原地——普救寺,通過聲光電技術,將千年經典的文化故事,再現到游客面前,置身于此情此景中,感受夢里不知身是客,體驗奇幻般的行浸式夜游。 ![]() 夢,是美妙的境界,也是現實最向往的方向。境,既是心境,亦是情境,是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情境交融,亦是心靈勝境。《夢境·西廂記》既呈現給觀眾一場穿越千年的文化視聽盛宴,也讓觀眾感受真愛必成眷屬的情感共鳴。天下寺廟不談情,唯有永濟普救寺。在這塊既有佛緣也有情緣的結緣寶地,通過線上線下交互拓展方式,實現千里姻緣一線牽,讓觀眾在每場演出中,都可通過“緣起普救寺”小程序平臺,實時找到屬于自己的緣分,將普救寺塑造成為“西廂粉的集結地、真愛控的朝圣地、脫單族的打卡地”。 《夢境·西廂記》開創晉南地區行浸式夜游之先河,通過“一劇” “兩秀” “五演藝”的文化演藝矩陣,輔以沉浸式主題街區“夢回中都唐街”,打造夜游、夜宴、夜娛、夜宿的夜間黃金四小時商業生態,讓永濟旅游實現從到此一游變為到此多游和多到此游。 除了對文物遺產本體利用外,開發周邊產品也是永濟市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特色之一。在當天的簽約儀式上,永濟市的城市角色IP大使“鐵牛兒”,也發布了牛年主題專屬造型設計和新年系列文創產品。 ![]() “鐵牛兒”角色形象設計以永濟市國保文物唐開元大鐵牛為原型,秉承“創意東方美學、傳承優秀中國傳統文化”意旨,以“講好永濟城市文化”為使命而誕生。“鐵牛兒”小名“犇犇”,寓意“勇敢、朝氣”,其一雙深藍奧義的雙瞳來源于鸛雀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金黃色皮膚映射黃河母親,葫蘆肚形、眉心紋樣象征著好運,傳遞著滿滿的“牛氣”。 ![]() 此次發布的新年系列文創產品,主要是借2021年辛丑牛年,將“鐵牛兒”這一城市文化IP與當地民俗、歷史文化、旅游、人文、非遺等特色相融合而設計的,主要產品有牛年對聯禮盒、骨瓷對杯、家居抱枕、車載公仔等可愛又實用的“永濟禮物”。據了解,在新的一年,永濟將圍繞“鐵牛兒”,持續發起“加牛行動”,將其融入城市相關活動和全域旅游發展,不斷為市民和游客送上“最牛的祝福”,并與多個城市聯動,邀請更多朋友來永濟登鸛雀樓、游普救寺、賞冰雪美景,新的一年更上一層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