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直播、短視頻等經濟新業態迅速崛起,它們在自身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加快向生活、生產、消費各領域賦能,有力帶動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經濟增長。 1月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經濟參考報、抖音聯合召開的“抖音助力經濟發展年度報告”發布會上,業內專家紛紛表示,以抖音為代表的各類平臺,通過短視頻、直播帶貨,在推動經濟新潮流、促進經濟復蘇、拓展就業形式、豐富社會生活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聶輝華在會上表示,直播經濟打破了信息不對稱,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助力欠發達地區農產品去庫存,彌合地區差距等方面帶來了巨大的機會。 在聶輝華看來,直播經濟在激發消費活力上產生了積極的作用。一方面,對廣大消費者而言,信息不對稱是消費中的一個痛點問題,直播經濟通過減少消費者信息不對稱,拓展了消費空間。另一方面,直播帶貨的主播以個人聲譽為產品背書,可以提高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而當產品出現問題時主播也要作為責任人進行道歉、賠償,這種責任綁定是傳統電商時代不具備的。 除此之外,互聯網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為欠發達地區發展、彌合地區發展差距帶來巨大機會。 “過去幾十年的技術革命在時間上的突破非常快,但交通、地理位置限制仍是人類最大短板之一。得益于我國網絡投資及直播經濟,空間障礙被打破,哪怕在偏遠山區,有信號就可以帶貨。”聶輝華說。 事實上,疫情期間,不少地方面臨交通制約、收成滯銷的困境,直播則為產品打開了新的銷路,也激活了社會的公益理念和責任意識。以抖音為例,為對抗疫情,抖音于2020年4月8日發起"湖北重啟抖來助力—抖音援鄂復蘇計劃”,同時啟動“市長帶你看湖北”直播活動,包括武漢市在內的湖北省13位市州長與當地企業、視頻達人們聯手,共同在抖音直播,為湖北帶貨;據統計,4月8日至5月8日期間,直播時長累計284個小時,直播間累計觀看人數已超3500萬,共263萬用戶下單購買直播間商品,總帶貨金額超1.72億元。 與此同時,聶輝華也指出,在直播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需要著重關注流量效應和馬太效應,避免大量流量向頭部聚集,需要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持續促進公平,向農戶、中小企業等群體的流量扶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