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意中基金會組織召開了一場線上研討會,專家和企業代表交流、探討如何在當下制定和實施有針對性的戰略,抓住中國市場的巨大機遇。保時捷管理咨詢公司以下稱“保時捷咨詢”中國董事總經理趙家煒在會上指出,每家公司都應針對中國市場制定專門的企業戰略,即落實“在中國為中國”戰略,才是在當前市場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4.9,前三季度GDP增速累計同比增長0.7。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2021年《經濟藍皮書》指出,2020年,中國成功地控制住了疫情,在全球經濟負增長的情況下經濟率先恢復增長,并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7.8左右。 趙家煒表示,中國市場將會更加開放,更具吸引力,同時,也更具競爭力。在當前的情況下,制定成功的中國市場戰略至關重要。落實“在中國為中國”戰略有三個關鍵要素。 首先,需要提供與中國市場真正契合的產品或服務。“十年甚至五年前,絕大多數企業只是將歐洲的產品和服務復制粘貼到中國,現在仍然有很多公司這樣做。由于中國已形成發達且成熟的客戶群,顯然,這種方法將不再奏效。”趙家煒指出,中國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一代的需求與歐洲消費者是不同的。 為了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企業需要一種“以地方為地方”的方式開發和推出創新產品。例如,保時捷在中國市場上推出了一個人工智能平臺,可以預測哪些汽車配置對客戶更有吸引力,目標是讓經銷商能夠提供更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 其次,要建設一支本地化隊伍。“20多年前,中國的高校畢業生以加入知名國際公司為傲,因為在那里他們能學到很多東西并收獲成長。但現在的年輕中國工程師,他們更想加入一些成功的中國公司,如騰訊和華為等。”趙家煒認為,要想吸引并留住一流從業者,就要創造一個令人振奮的學習和成長環境。 此外,如果外企想要在中國市場獲得良好發展,還應構建一個由本地供應商和分銷商組成的強有力的網絡。 2021年《經濟藍皮書》指出,國際組織近期紛紛上調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其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對于2021年中國GDP增速預測分別為8.2、6.9、6.8,高于全球平均水平3.0個、2.7個、1.6個百分點,表明全球對中國經濟增長有充分信心。 在面向中產階層的消費、先進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能源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通過有針對性的戰略,外企可以在中國的這些領域抓住巨大機遇。趙家煒強調,要想在中國市場立足并取得發展,企業未來最需要關注的是落實“在中國為中國”戰略、吸引并留住當地人才,同時構建本地化生態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