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2019-2020年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綜合影響力評估結果的全部通報。 有關評估工作詳情請登陸促進網(www.ceirp.cn)和促進號www.cujinhao.cn查詢。 各有關單位: 2020年3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赴浙江考察時指出,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大城市也可以變得更“聰明”。從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梢哉f,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我國城市發展實際,順應信息化和城市發展趨勢,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培育新的增長點、增強發展新動能而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2020年11月1日,《求是》雜志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文章信息量巨大,著重談了城市化戰略問題。文中指出,我國城市化道路怎么走?這是個重大問題,關鍵是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城市發展的基礎目標。并提出要更好的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為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的空間。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最新講話精神,結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文件要求和工作部署,為全面推進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打造美麗宜居幸福便民、產城人文融合創新的我國各級各類新型智慧城市、智慧城鎮和智慧小鎮,太昊國際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評級聯合國衡智慧城市科技研究院、促進網網絡發展研究中心等權威機構連續第六年組織開展2019-2020年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綜合影響力評估,希望通過我們公正、公平、公開的權威社會第三方智庫評估與各級政府自評價互相支持互為補充,進一步推動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發展。我們于2020年5月開始本次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評估指標體系的研究與修訂;6月-10月評估組分別到訪多個城市調研考察,并邀請全國各級智慧政府管理部門、試點智慧城市領導、智慧政府專家、學者分別自薦和推薦提交參評材料;今年的評估,我們還將全面參考太昊國際未來微笑(SMILE)新型智慧城市模型,結合Tahaoo互聯網+大數據評級指數針對全國智慧城市居民互聯網生活應用APP綜合研究與加權分析,依據“分類指導、創新引領”的工作原則,針對我國各級各類智慧城市實際運營狀況,通過網絡采集、在線申報、問卷調查、單位自薦、專家推薦、綜合評估等六大類方法評估和推薦出2019-202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最具創新力、最具投資價值、最具發展潛力、最具魅力宜居、最具旅游特色智慧城市、最佳管理實踐智慧小鎮百強與2019-2020年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綜合影響力百強縣排名等領先成果。 本次評估成果共七大系列,依次為: 第一系列 2019-2020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智慧城市 第二系列 2019-2020年度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智慧城市 第三系列 2019-2020年度中國最具魅力宜居智慧城市 第四系列 2019-2020年度中國最佳管理實踐智慧小鎮百強榜單 第五系列 2019-2020年度中國智慧城市居民互聯網生活常用APP百強榜單 第六系列 2019-2020年度中國數字經濟和智慧產業綜合影響力排名 第七系列 2019-2020年度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綜合影響力評估排名及得分 太昊國際、國衡智慧城市研究團隊作為全國最早發布并開展新型智慧城市評估指標體系的權威機構之一,通過持續近六年多的追蹤、觀察、研究、分析與評估評測,現就我國2019-2020年度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發展特點匯總出如下幾點內容: 第一、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發展水平已經處于全球的領先地位,這一點正在或已經成為全國共識世界公認! 2016年開始,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新型智慧城市理念,由此拉開了中國領先世界全面啟動全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序幕,短短數年,成績斐然,尤其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大背景下,中國各級大中城市、中小型城市在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應用和持續投入發揮出了強大的威力,尤其在人員信息采集、密接人群監測、疫情反饋處理等各個環節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健康碼、疫情地圖、AI智能測溫、疫情智能咨詢、疫情實時動態等新型智慧城市領域的各項技術應用都發揮除了關鍵的作用,確保了城市人們大流量大批量大集中頻繁的日常生活和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有序進行,我們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發展水平已經處于全球的領先地位,這一點正在或已經成為全國共識世界公認! 第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是推動我國城市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進程! 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疾鞎r指出:“城市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強調要“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2020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考察時再次強調,要著力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和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城市治理是引導和考慮利益相關者、地方權威與公民間各種聯系的過程,是社會治理在城市空間的具體體現。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對城市治理帶來諸多挑戰。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為依托的“智慧城市”先行先試,已經日益成為世界各國破解城市治理難題的探索實踐與創新突破有效途徑,中國提前數年在新型智慧城市領域的布局和推進,在新冠疫情面前發揮了巨大的效應,中國新型智慧城市應用系統也成為中國能成功抗擊和阻斷新型冠狀肺炎病毒在中國國內大范圍傳播的堅強后盾,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發展階段性成果作為中國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城市治理中的重要環節和出色表現,面對災難時愈加顯得熠熠生輝、舉世矚目! 第三、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極大的促進了全社會生產生活恢復、全國經濟復蘇,推動了全民消費持續走高。 今年6月以來,我國在基本防控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后,全國經濟和全民消費就開始了全面復蘇。據文旅部統計,國慶8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6.37億人次,同比恢復79.0;國內旅游收入4665.6億元,同比恢復69.9。2020年10月19日中國經濟三季報出爐,這份成績單令人印象深刻,因為滿屏都是“轉正”,多項重要經濟指標出現年內首次正增長。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89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9.8,距離完成目標只有一步之遙。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全球購物節,從11月1日零點至11月11日24點,天貓總交易額為4982億元,京東為2715億元,均創下歷史新高。在所有品牌中,“雙十一”期間成交額突破1億的有342個,其中有13個品牌成交額突破10億。今年購物節覆蓋了全國2000個產業帶,帶動120萬中小商家的生產,包括順德小家電、諸暨絲襪、柳州螺螄粉等地方特色產業帶得到了全面激活,多個產業帶銷量創下歷史新高。這些靚麗數據無一不是全國各級城市城鎮在發揮著中堅作用,尤其新型智慧城市的基建系統在提供運營和數據支撐,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餐飲、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等全面開花,伴隨著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持續深入,將全面帶動旅游、休閑、餐飲、電商等社會生產生活和全民消費的進一步升級和跨越式發展。 第四、如何做好后新冠疫情時代的應對成為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在構建國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互促雙循環雙輪驅動新格局中面臨的最大挑戰和重大課題。 我們國內加速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及新型基建工作的過程中,無法忽視也無法回避的一個重大國際態勢就是自進入11月以來,全球新冠疫情進入第二輪傳播的高峰期。美國日增病例屢創新高達到10萬+,11月13日開始接近20萬+,11月14日美國新增192766例,再創最大增幅,新增死亡病例1453例。11月12日,包括歐盟和英國在內,歐洲的單日新增確診感染者約18.3萬人,7天平均日增感染者人數約16.6萬人。12日,英國和法國新確診感染者都達到3.3萬人。德國11月13日公布單日新增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病例達23542例,再達該國暴發疫情以來的單日新增最大增幅。11月12日,日本全國單日新確診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數為1643人,超過了8月7日1605人的最高紀錄,日本首都東京12日的單日新增為393人,刷新了8月8日429人的最高紀錄。11月14日俄羅斯新增2270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死亡病例391例。因此,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持續深入的席卷全球,這對我國城市治理尤其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也提出了新的考驗新的挑戰,當然同時也意味著更大的發展與機遇??梢钥隙ǖ氖?,選擇科學客觀、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方案和理念將為我們在新形勢下構建國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互促雙循環雙輪驅動的新格局持續注入新動能新活力。 第五、中國擔當在全世界新冠疫情肆虐下顯得尤為真誠可靠和彌足珍貴,2019年我國吸引全球投資再創新高,2020年11月15日中國正式加入全球最大自貿區,超9成商品或零關稅,中國乃至全球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將成為下一步投資和發展的重中之重。 2020年11月4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強調,新冠疫情對各國都是一場大考。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中國經濟呈現穩定轉好態勢,前三季度實現了正增長,其中對外貿易額增長0.7,實際使用外資增長5.2,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支持各國抗擊疫情,中國人民毫無保留同各方分享經驗,盡己所能為國際社會提供援助,截至10月20日,已向150個國家和7個國際組織提供抗疫援助,出口口罩1790多億只、防護服17.3億件、檢測試劑盒5.43億人份,展現了中國擔當。根據商務部在進博會新聞中心發布的《中國外資統計公報2020》及《中國外商投資指引》。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吸收外資規模再創歷史新高。《中國外資統計公報2020》顯示,2019年,中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4.1萬家,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412.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規模居全球第2位。其中,香港地區、新加坡、韓國、日本、美國等主要投資來源地投資保持增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華新設外商投資企業5570家,較上年增長25.2,外商投資質量效益表現良好,在科學技術、信息軟件等服務領域投資增長較快。2020年11月15日,李克強總理以視頻形式出席第四次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包括中國在內的15國領導人共同見證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正式簽署。RCEP作為世界上參與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這不僅僅是東亞區域合作極具標志性意義的成果,更是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勝利,必將為促進地區的發展繁榮增添新動能,為世界經濟實現恢復性增長貢獻新力量。當前國際形勢下,RCEP經過8年談判得以簽署,讓人們在陰霾中看到光明和希望,表明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是大道、正道,仍然代表著世界經濟和人類前進的正確方向,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乃至世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將成為下一步投資和發展的重中之重。 第六、新型智慧城市新型基建以及由此演進和發展起來的我國優秀互聯網數字化生產生活服務商已經迅速成長為推進我國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中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2020年是我國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關鍵之年,黨中央明確要求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我國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成果不僅僅惠及城市城鎮,通過新型智慧城市帶動的新基建還能實質性推動我國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脫貧攻堅等各項工作。今年天貓雙11,阿里巴巴平臺上累計銷售1406個縣域的41萬款農產品,針對今年是中國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天貓雙11設立10億助農消費補貼,并為52個尚未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打造專區。今年,參與天貓雙11的貧困縣商家達到38萬。雙11期間,10萬農民主播就在自家田間地頭開起直播賣貨。同時阿里脫貧基金還打造了電商、生態、健康、教育、女性等五種脫貧模式,派出11名“老阿里”深入貧困縣,帶去農村數字化的數字技術和運營經驗??爝f下“鄉”不進“村”,是制約農產品上行的痛點之一。今年雙11,菜鳥首創的“農村快遞物流智慧共配”項目,已經覆蓋全國25個省份670多個縣域,真正實現“快遞進村”,打造農產品上行的“高速公路”。農村物流共配項目優先落地國家級貧困縣,例如云南龍川、隆陽、寧洱、景東、巍山,貴州正安、赤水、習水、天柱、晴隆,甘肅古浪、莊浪、環縣、會寧、靖遠等等。同樣是在今年雙11,為全力推進國家脫貧攻堅年,京東也不甘示弱,在剛剛落下帷幕“2020京東11.11全球熱愛季”,累計下單金額創下新紀錄。與此同時,京東物流發布11.11超級戰報,全國200城實現分鐘達,93的京東自營訂單以及92的區縣和83的鄉鎮實現24小時達。11.11期間,京東物流開放業務單量同比增長102,個人快遞單量增長164,京東云倉單量增長138,京東冷鏈零擔運輸業務量增長100,農特產品業務量環比618增長近5倍,以智能供應鏈鏈接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打造產業、行業、商家共享消費紅利的數字化新驅動。數據顯示,今年11.11期間,京東物流6分鐘在黑龍江漠河送達11.11第一單,15分鐘在湖北當陽送達鄉鎮最快一單,通過預售前置的獨創模式,將分鐘達從以往的20座試點城市擴展到全國32個省份的200座城市。這還只是我們推出的2019-2020年度中國智慧城市居民互聯網數字化生活常用APP百強榜單及優秀互聯網數字生活服務商中的兩家所公布的數據。用我們百強APP上榜的騰訊微信、字節跳動抖音、華為智能手機及應用市場、滴滴出行、美團、中國移動及咪咕動漫視頻、愛奇藝、酷狗音樂等等中國互聯網領域頭部APP及應用,從智慧生活、工作、學習、出行、購物、娛樂、休閑和電商等多個層面多個維度為我國人民群眾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業余生活和工作需求,真正把黨中央要求我們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滿足感和獲得感落到實處,他們作為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優秀企業和應用值得大家支持和肯定,他們也已經成長為推進我國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不可或缺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可以說2019-2020年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成果是顯著的,但依然存在諸多不足,下面結合我們全球智慧城市專家委員會專家劉春成主任委員的系統理論以及業內十位專家院士們的看法來梳理出當前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的一些主流觀點,供大家參考: 首先、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我們全球智慧城市專家委員會劉春成主任委員的觀點 劉春城主任委員曾任職北京CBD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聯手法國拉德芳斯推動成立了世界商務區聯盟,北京CBD時至今天依然還是我國城市中央商務區規劃建設的標桿。任職貴陽市委常委副市長期間,負責貴陽市大數據發展工作,是第一屆和第二屆數博會的組織者,是貴陽大數據發展的主要推動者之一。劉主任任職中國雄安集團總經理兩年多時間,親身參與了雄安新區千年大計的規劃建設工作,在數字孿生城市研究與建設、運用區塊鏈技術管理重大財政資金項目等方面積極創新,做了很多工作。今年,河北科學院發起成立了國內第一個省級區塊鏈全生態聯盟河北省區塊鏈聯盟,率先開展區塊鏈綜合創新和促進產業發展。劉春成主任也是我國正式提出《城市系統論》理念和數字孿生城市概念的業內第一人,他還是世界商務區聯盟我國的發起者、倡導者和創始人之一。劉主任憑借在北京朝陽CBD、貴陽大數據以及雄安新區千年大計的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的寶貴實踐與經驗,他對我國新型智慧城市發展有著自身非常獨到的理解和見解。 劉主任在10月30日剛剛閉幕的2020中國數字財政高峰論壇發表主旨演講,他闡述了新型智慧城市即數字城市概念下的新基建和新投資模式。數字城市是與物理城市完全對應的城市存在,是一整套城市系統,新基建應該與數字城市系統相對應,這樣才有大規模投資的價值,只有形成完整系統才會發揮出應有的效能。新基建與傳統基建相比,有投資大、公共屬性強、回收慢等共同點;但也有不同,如新技術迭代快、部分內容折舊時間短等,只有了解了這些特點,才能用好財政手段來做好工作。對此,劉春成提出了自己的兩點思考。一是新基建應與數字治理的實際場景相結合,與特定的城市、空間、功能特征相結合,使在城市治理中發揮相應的作用,不然也會出現運營難、淘汰快、投資效率低等問題。二是可以將數字貨幣的發行與新基建某些特定場景結合起來。在試點全新的數字貨幣投融資模式的同時,增進全社會對高度互信、實時追溯、高度隱私的支付模式的認識,促進數字城市新需求和新場景的涌現,通過政府基本建設投資增加城市的智慧力。 第二、李德仁院士和王家耀院士觀點 李德仁院士認為智慧城市建設是“一把手”工程,需要“運營腦”。智慧城市=數字城市+物聯網+云計算,這是李德仁院士擬的關于智慧城市的公式。李德仁院士認為,智慧城市是基于數字城市、物聯網和云計算建立的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的融合,以實現對人和物的感知,控制和智能服務。智慧城市對經濟轉型發展、城市智慧管理和對大眾的智能服務具有廣泛的前景,從而使得人與自然更加協調發展。智慧城市是當今城市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借助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信息化技術,實現政府管理,經濟發展、民眾生活模式轉變。王家耀院士的觀點,他認為智慧城市建設是復雜巨系統工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自然、社會、經濟、人文等方方面面。智慧城市是城市這個復雜巨系統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過程,是人的自然智能與計算機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也是一個復雜巨系統,涉及到組織管理科學方法——系統工程。王家耀表示道: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首先要把握方向,智慧城市要尊重城市信息化發展的規律,絕不是三年兩年就能完成的,要規劃先行,示范引領。要打牢基礎,推動新一代網絡基礎設施和時空大數據平臺的建設,邊建邊用,注重實效,統籌協調。 第三、郭仁忠院士和周成虎院士觀點 郭仁忠院士引用了數字孿生城市的概念,他認為數字孿生城市成為智慧城市建設新路徑。郭院士認為,此前國內很多城市所發布的智慧城市規劃,都是在“單點突破”,也可以稱之為階段性成果。但分頭建設產生了兩個問題,一是信息孤島問題,二是重復建設甚至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而隨著分頭建設的持續深入,各領域之間的數據壁壘也將越來越高,未來打通之時也將付出更高的成本。因此智慧城市要有頂層設計,并且基礎設施要先行。由于城市是一個地理空間,需要進行實體城市的數字化表達,而所有城市對象(物件、事件)均具有位置(點、域、路徑),所有數據都是對對象的描述,所以城市問題是空間問題,必須表達空間關系。而數字孿生城市通過數字化表達方式把城市的空間完整的精準刻畫出來,把城市空間分析模擬優化,再此基礎上來保證智慧城市的建造。周成虎院士認為智慧城市不僅僅是數字化,而是讓人與自然、社會更加和諧?!俺鞘芯透艘粯?,是個生命體,讓數據多走路,讓老百姓少走路的提法,可能變成數據不孤獨了,人孤獨了。所以,我們要改變不僅僅是數字化、數化,而是讓人和自然、人和社會更加和諧?!边@是周成虎院士對于智慧城市的定義。周成虎院士指出,我國城鎮化率已達到55以上,有7億多人口分布在600多個城市和2萬個建制鎮,預計到2030年還將新增4億城市人口。然而,由于城鎮化速度過快,現在眾多城市出現了諸如“鬼城”、“看?!钡葐栴},產生了城鎮化速度與城市發展質量之間的矛盾。解決的辦法之一就是建設智慧城市,因為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給城市治理創新帶來的機遇。 第四、鄔賀銓院士和孟建民院士觀點 鄔賀銓院士認為城市管理者應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規劃思路,“智慧城市是具有很大發展空間的市場,我們很難預判什么時候能建成智慧城市、未來生活的智能化程度。因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智能產業的應用都是無止境的?!敝袊こ淘涸菏苦w賀銓在肯定了智慧城市建設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同時,對智慧城市未來發展提出展望。鄔賀銓院士看來,智慧城市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首先,5G網絡建設深入發展,5G基站建設速度不斷提升。同時部分地區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過分追求高大上,但是并未真正發揮作用。而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有一定的耐心,不可能一步到位,城市管理者應該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規劃思路,智慧城市的最終目的是帶動城市發展,為百姓做實事。而對于智慧城市未來如何建設,鄔賀銓院士認為智慧城市不是簡單的產品買賣,更多的是服務,往往需要持續跟進,因此相關企業可建立一個能更好為智慧城市服務的團隊,針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提供服務。其次,每個城市所處的區位不同,擁有的產業技術也不同,因此每個城市在建設智慧城市時不能直接照搬其他城市的經驗,要根據自身產業特色等進行發展。鄔賀銓認為,智慧城市在發展過程中,要重視云的建設,要有政府數據平臺,因為這些可以為城市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孟建民院士則認為,智慧城市尚處于拼圖階段?!爸腔鄢鞘薪ㄔO正是基于人民需求、社會發展需要而提出的?!泵辖裨菏空f道:“智慧城市建設,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智慧城市應該是一個城市智慧化的一個過程,因為智慧城市很難用一個數字,一個標準來衡量。智慧城市其實在不斷的累計,不斷的進步,不斷的發展過程當中?!泵辖裨菏勘硎荆壳皣鴥鹊闹腔鄢鞘卸继幱谄磮D階段。所謂拼圖階段是從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都在研究推進智慧城市的一些細分的板塊和內容,有些板塊已經初具規模,有些還在模模糊糊還不成形。到了某個階段可能突然發現這個圖拼出來,智慧城市清晰形象顯示給大。而現在還處在城市智慧化進程當中,智慧城市還沒有成熟的清晰的過程。這也是一個好的過程,各行各業共同拼接,拼到最后就形成清晰完整智慧城市的圖形。 第五、高文院士和王堅院士觀點 高文院士以數字視網膜的理念,讓智慧城市從“看清”向“看懂”進化”。高文院士認為,在智慧城市中,城市大腦是不可缺少的一個決策支持系統,他的目的,就是把所有的傳感器,不管是頭像、視頻或其他方方面面聲音的,各種各樣的數據全都匯總到城市的語音系統,最后由計算得出一個結果,去驅動對應的響應,這個過程需要人工智能的幫助。高文看來,目前的城市大腦系統存在一定的問題。因為在城市目前的攝像頭中,每一個攝像頭執行單一功能,要么編碼要么識別。“所以我們覺得,現在的系統不進化不演進是不行了,我們必須做人工的視覺系統。這樣使得現在單一功能的攝像頭盡快把它淘汰掉,換成多功能的,我們叫一多模式的攝像頭,一個攝像頭可以做編碼,還可以做識別等等。這就是數字視網膜,一個攝像頭可以既管編碼又管特征編碼,這樣既能做存儲同時也能做識別,從而對城市大腦前端視覺或者是視網膜提供最完整的支持?!备呶谋硎?,作為智慧城市的大腦,應該包括比較好的數字視網膜的功能,這個功能應該是一個復眼,不像現在很多單一眼組合起來的復眼,而應該是一個功能集成,能集編碼和特征編碼為一體的聯合優化的一套視頻和圖象感知系統。來自阿里的王堅院士也指出,沒城市大腦作基礎,智慧城市就是空談?!爸腔鄢鞘胁皇浅鞘械奈磥?,城市大腦是支撐城市未來發展的基礎設施;人工智能不是智能技術的未來,機器智能可能更代表智能技術的未來。”這是王堅院士做城市大腦所理解出的兩句話。在王堅院士看來,智慧城市建設首先應該將城市大腦作為基礎設施平臺引入到城市建設當中。換句話來說,城市大腦對于智慧城市,就如同電網對與城市一樣,并不是一個方案,僅僅是一個基礎設施。同時,城市大腦也至少是電這個級別的基礎設施,會被很多其他基礎設施依賴,這也是它重要的地方。理解城市大腦,首先就是要把城市看成一個完整的生命體,因為只有一個完整的生命體才能擁有大腦?!按竽X”最重要的功能是協調,之后才是去治理問題。就和人一樣,手腳各司其職,大腦把它們協調起來;城市大腦也把各司其職的部門系統協調起來,共同做好一件事。而對于城市大腦建設,王堅院士認為:真正的城市大腦建設應該是讓我們的城市像一個真正的生命體一樣,隨著時間而成長,隨著處理的事情的增多而不斷積累經驗,它的能力水平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升。也就是說,我們的城市,它自己有大腦,它自己會積累知識。比如我們每一個城市管理者的管理經驗都會慢慢沉淀在城市大腦里邊,這個不會隨著管理者的離任而消失。那么,每個人的經驗都會變成城市治理的經驗,這個城市的治理能力就會逐步的提升。這樣的話,才是真正的智慧城市。 第六、尹浩院士和吳志強院士觀點 尹浩院士覺得物聯網驅動智慧城市發展?!爸腔鄢鞘械奶卣?,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發展。”尹浩院士是這樣認為的。大數據對智慧城市建設而言當然很重要,但是數據的來源和采集更為根本,基于數據分析進行的反饋和控制才是目標所在,這就需要打造旨在實現萬物互聯的物聯網。這些年來,不同的行業已經開始了相應的數字化轉型過程,形成了與物理世界(現實世界)相對應的數字世界(虛擬世界),而將這兩者關聯和融合在一起的就是物聯網。 “隨著數字形式和物理形式建立映射關系,當改變數字世界的映射狀態時,物理世界的對象也相應會發生變化,反之亦然。這種情況一旦形成,就可以實現對萬物的程序化控制?!币扑枋龅那熬盁o疑是非常夢幻的,而這正是物聯網致力于實現的目標,因此,相關研究報告把物聯網技術列為未來最具顛覆性的技術名單前三名甚至第一名。智慧城市建設離不開物聯網,它給城市各方面帶來重大變革。實踐上來看,物聯網成為各國智慧城市的核心基礎要素,在城市管理、節能減排、智慧交通等領域廣泛應用。尹浩表示,就中國而言,一半以上在建的智慧城市應用項目,如公共安全、交通、醫療、環保、地下管網、水務、教育,均依托物聯網。它們以自動感知為基礎、數據采集為手段、智能控制為核心,實現物聯網技術的綜合集成應用。吳志強院士認為城市正在變成一個智能生命體,“未來的智慧城市可以與人互動,未來的城市不再是一個只有道路、房屋、橋梁、河流的城市,它將是一個智慧生活的身體?!眳侵緩娫菏空f道,城市是一個機器,這是城市規劃在1933年提的,把城市分為居住、工作、交通、休閑,四大功能。四十年過去,在1973年的馬丘比丘憲章,人們認識到城市不僅是機器,還是有機體,現在我們提出城市是生命體的概念。對于智慧城市的規劃,吳志強院士表示,城市正從單體建筑,走向全系統運行管理。所有的智能建造,意識,構建,全部整合起來,形成一個新體系。因此對于智慧城市規劃,則需要先知道各種的“城市流動”,根據流動,來確定空間的形,這是智慧城市的關鍵。 ? |